水泥業:探尋低碳經濟下的發展新模式
2009年中國水泥網主辦的第五屆余熱發電高峰論壇吸引了近500人前來參加
12月18日,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落幕,雖然最終沒能達成實質性協議,但是也讓國人前所未有地關注到了氣候變暖和減排問題。之前,中國政府已經公布了自己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并制定相應的國內統計、監測、考核辦法。低碳發展已經從高端概念變成了現實的需求和挑戰。
就水泥業來說,行業制造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人造二氧化碳的5%左右,減排是行業未來所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也將成為行業最新的發展趨勢。對生產企業來說,生產1噸熟料要產生近1噸的二氧化碳,減少熟料的使用,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耗,既可以直接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又可以節能減排,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可謂是一舉多得。除了磨機改造、純低溫余熱發電等水泥企業廣泛應用的技術方式外,通過行業結構調整,大規模淘汰落后工藝,提高行業集中度也是行之有效的減排思路。為了深入探討水泥工業在低碳經濟下的發展模式,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水泥網將于2010年3月在上海舉行以“低碳經濟下的水泥工業”為主題的“2010國際水泥周”。
據了解,“2010國際水泥周”將是行業內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參與專家和企業數最多的盛會之一。水泥周主要通過全球水泥并購高峰論壇、第六屆余熱發電國際峰會、國際水泥行業粉磨技術高峰論壇、2010中國水泥除塵技術高峰論壇、水泥窯廢棄物處理論壇(城市污泥處理)、 第二屆中國上市水泥公司年會、第二屆物料自動計量與定量給料技術交流會、長三角地區水泥市場峰會等八大系列會議、活動,以高效集中的方式交流企業合作、提高產業集中度的思路和做法,分享水泥行業實踐循環經濟的經驗。
除了余熱發電、粉磨技術等傳統的節能技術會議外,本次水泥周的最新亮點是水泥窯廢棄物處理論壇(城市污泥處理)。利用水泥窯處理廢棄物,減少原料、燃料的使用,在歐美發達國家已經是項非常成熟的技術。歐盟國家水泥工業替代燃料的比例已經達到30%的平均水平。但在我國,該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僅有個別企業開展應用。論壇將邀請已經實施廢棄物處理的國內外水泥企業來分享經驗,交流該技術的最新進展,促進相關產業政策的制定。隨著循環經濟促進法的實施,包括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有關促進垃圾分檢和綜合利用的有關政策,相信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水泥企業開展廢棄物處理,提高原燃料的替代比重。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lq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