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行] 走出珠江水系 華潤水泥醞釀大爆發
華潤水泥戰略發展總監余忠良接受萬里行記者專訪
12月16日,陽春市人民政府與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在陽春簽署合作協議,華潤水泥計劃在兩到三年內投資15億元人民幣在陽春市建設兩條日產45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全部投產后水泥年產能達到400萬噸;此前的12月6日,華潤水泥還拍得了位于廣東省陽春市春灣鎮的春灣水泥廠。另據消息,華潤水泥收購國投海南的協議也已在近日簽署,華潤水泥將設立海南區域公司,管理其海南業務。12月21日下午,華潤水泥與汕尾市人民政府簽約將在汕尾市建設年產三百萬噸水泥粉磨站和配套萬噸級以上泊位。
華潤水泥在華南市場猛然發力,顯示出了其做大做強產業的決心。
2006年華潤水泥由于債務水平偏高,且面對行業低潮,有虧損風險,華潤集團決定私有化該公司,時隔三年,華潤水泥成功重新上市,隨后推出這一系列的擴張舉措,似乎讓我們看到了過去三年里積累的爆發力,迅速開始釋放。12月5日,華潤水泥戰略發展總監余忠良在接受通達中國水泥萬里行媒體記者專訪時,向記者表明了集團做大做強的決心。
二次上市 優化結構積蓄力量
華潤集團成立于1938年,是一家從事貿易業務的公司。新中國成立后,為了沖破帝國主義的封鎖,中央重點支持華潤集團,使其成為中國的對外貿易的半壁江山。90年代初,中國實行貿易體制改革,打破原來的對外貿易體制,允許生產制造企業擁有對外貿易的權利。華潤集團抓住改革機會,從貿易向實業轉型。目前,華潤集團在6大行業取得全國領先地位,華潤水泥已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水泥及商品混凝土生產商。
水泥業務是華潤9大業務中的重要一塊。1986年,華潤集團為了給地產業務提供混凝土,在香港建立了第一家攪拌站。攪拌站所使用的水泥來自日本,石料來自珠海。考慮成本原因,華潤在東莞建立了第一家粉磨站,供應香港市場。
1996年,中國進行宏觀調控,水泥行業經歷了全行業的虧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席卷香港,香港的混凝土需求量從2000多噸迅猛下降到500多噸。同時,日本水泥價格上漲,使華潤集團混凝土業務受到巨大挑戰。華潤集團開始沿西江水路尋找水泥熟料基地,收購了紅水河水泥,“當時的紅水河已經開始新建新型干法生產線,華潤收購后也擁有了第一條干法生產線。”華潤水泥戰略發展總監余忠良向通達中國水泥萬里行記者介紹到,從此,華潤水泥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熟料基地,在水泥路上逐漸發展壯大。
然而,事情并沒有想象的這么順利,2006年,由于債務水平偏高,且面對行業低潮,有虧損風險,早已上市的華潤水泥暫時退出了資本市場。
這個跟頭并沒有打倒華潤水泥,相反,在隨后的三年里,低調、踏實、務實成了華潤水泥的主打風格。華潤水泥董事長周俊卿告訴通達中國水泥萬里行隨行記者,無論是如今重點打造的西江水泥戰略,還是福建、海南等地戰略布點,“無不經過了再三的斟酌考慮”。
顯然這種虛心謹慎也富有大局觀、遠見性的務實姿態得到了回報,成功重新上市之后,華潤水泥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公司在二級市場依然受到熱捧。[Page]
華潤水泥的江海聯運戰略獲得了極大的戰略優勢
走出珠江水系 悄然醞釀新市場
資料顯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華潤的熟料、水泥及商品混凝土年產能力分別為1,570萬噸、2,250萬噸及1,230萬立方米。華潤水泥已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水泥及商品混凝土生產商。目前,加上即將投產的生產線,華潤水泥已經投產新型干法生產線共有18條,其中16條5000t/d,加上在建項目,華潤水泥共有30條生產線,產能規模已經達到華南市場的第一位。傳統市場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兩大省份,并主要以新建生產線擴張為主,2009年華潤水泥發展加速,入主國投海南、拍得春江水泥,開始再次嘗試行業并購整合擴張。
收購海南國投則是華潤海南市場戰略的一個延伸,更使華潤在華南市場的行業領導地位更加穩固。
據悉,華潤水泥入主國投海南國投水泥,采用先后收購建設銀行海南省分行持有的29.30%股份和國投資產管理公司持有的34.14%股份的方式。
“近幾年,華潤在華南的發展主要以新建為主,海南國投是華潤集團走向收購的第一個項目。”余忠良總監說到,華潤收購海南國投后,華潤將通過防城港基地補充供應海南市場。“以前,國投海南是一個單打獨斗的局面,華潤水泥收購之后,兩家優勢互補,提高整體競爭力。”
緊接著,12月6日華潤水泥又拍得位于廣東省陽春市春灣鎮的春灣水泥廠。目前春灣水泥項目已完成約60%的工程量,預計復工8個月后可建成投產,估計約需追加投資人民幣16000萬元,投產后水泥年產能約100萬噸。
“拍得春灣水泥廠項目僅僅是華潤水泥華南擴張的計劃中很小的一部分。”華潤水泥戰略總監余忠良說:“華潤水泥的目標是要在華南市場謀取20%-25%的市場份額,產能達到5000萬噸。”
業內專家指出,收購春灣水泥項目是華潤水泥進軍粵西市場的重大戰略行動。收購海南國投則將使華潤水泥的沿江沿海布局優勢和華南水泥市場的行業領導地位將更加穩固。
對于未來華潤水泥近一步的發展計劃,余良忠表示華潤水泥將以并購為主。
華潤水泥目前有廣東,廣西,福建,海南4個基地,基地集中,連成一片,各具特色。
對于廣東市場,余忠良認為發展的潛力還是非常大,尤其是粵東、粵西地區,經濟發展、城市基礎建設等條件比較落后,“增長力還是非常強大的”。但是,目前華潤水泥并沒有大規模進入這些市場,“主要是華潤在這些地區還沒有建立完善的物流體系”,但他向萬里行記者表示,“華潤水泥一定會去這兩個市場”,在此建設水泥生產基地,地銷或者出口海外。事實上,華潤水泥在兩大區域早已在提前鋪路,主要是在物流體系、市場布局上做準備,目前華潤在粵西陽江建設一個70000噸水泥專用碼頭,在汕頭汕尾則加緊建設粉磨站。
福建市場由于受運輸成本的限制,市場前景廣闊,客觀上又存在交叉供應的可能。廣東廣西是統一的市場,同時也可以供應福建市場。
從遠景來看,華南水泥市場的總需求在2億7000萬噸,華潤的目標是在華南市場中擁有20%-25%的市場占有率。當達到這個目標后,華潤水泥將跨出華南發展,“到2012年,我們的目標是6000萬噸水泥產能規模,”余忠良說。
華潤一直走江海聯運,鐵路聯運。對于未來市場,華潤水泥認為只要有市場機會,華潤就會參與市場競爭。近期,公司又組建西江船運公司,進一步鞏固加強水運物流條件,在區域市場內的競爭優勢更加凸顯。
“首先奠定華南市場后,走出去是必然的趨勢。”華潤水泥發展總監余忠良的話意味深長,而走出去不僅僅是走出珠江水系,更是走出華南、甚至是走出國門。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lq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