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裝配式建筑發展方向如何?
12月13日,《海南省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發展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在海口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2022年,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64%,超過省政府確定的60%的年度目標;綠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超過80%,也實現了規模化發展。
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王鵬表示,近年來,海南省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實現快速發展,特別是裝配式建筑,歷經“從無到有”的重大轉變。11月2日,省政府專題會議審議并通過《行動方案》。經修改完善后,省住建廳聯合省發改委、省資規廳、省工信廳、省科技廳、省市場監管局等五部門于11月16日正式印發實施《行動方案》。
王鵬介紹,《行動方案》主要分為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三個部分,重點涉及海南省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2025年工作目標、四個方面19項重點任務以及4項保障措施,以進一步夯實海南省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發展提升的底座。
工作目標方面,《行動方案》提出2025年總體目標,即建筑業高質量綠色轉型邁上新臺階,建筑業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全面發展,從建筑產業和產品供需兩端全面提升,打造適合海南熱帶氣候、海洋島嶼特點的“好房子”。同時,也明確了產業發展和產品提升兩個具體目標。
重點任務方面,《行動方案》提出:一是圍繞數智引領,促進生產方式提質增效。通過加快建筑工業標準化、提升工業化水平、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以及拓展應用場景等任務,逐步形成數字化、智能化建造與標準化設計、工業化生產相融合的生產方式。為落實住建部等部門《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精神,《行動方案》提出,要出臺海南省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實施意見,依托臨高金牌港產業園、東方湘瓊產業園等打造智能建造產業集群,推動海南省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二是圍繞組織管理方式變革,創新行業監管與服務模式。鼓勵探索全過程工程咨詢、工程總承包和建筑師負責制等新型組織管理模式并試點示范。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推進BIM在建筑設計、施工、運維等階段的集成應用。強化裝配式建筑和綠色建筑全流程閉合監管,依托海南省建筑市場監管服務平臺提高數字化監管水平。建立完善與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發展相適應的建筑市場信用評價制度、與生產方式相適應的組織管理模式。
三是圍繞綠色低碳,全面助力建筑工程品質提升。緊扣打造“好房子”的目標,從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管理角度,重點提出建設高品質綠色建筑,鼓勵在環島旅游公路驛站、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中開展零碳建筑示范,規范綠色建筑運行管理,推動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推廣應用綠色建材。
四是圍繞強基筑底,著力提升產業發展支撐能力。針對發展短板,重點從強化標準引領、加強關鍵技術研發、完善產業布局、支持工業建筑發展、提升園區集聚、培育產業工人、鼓勵企業“走出去”和政策激勵扶持等八個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夯實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產業發展基礎。
為減輕企業負擔,《行動方案》提出,支持工業建筑發展,研究制定鼓勵工業項目采用裝配式方式建造的政策措施;放寬工業建筑實施范圍,到2025年12月31日止,單體建筑3萬平方米(含)以下的新建工業建筑項目可不采用裝配式方式建造。對因技術原因擬不采用裝配式方式建造的工業項目實行“一事一議”,由省住建廳、省工信廳共同組織專家論證。
此外,《行動方案》還提出,延長海南省容積率獎勵政策到2025年底,并將獎勵范圍從商品房擴大到安居房、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對同時滿足現行國家和海南省裝配率計算規則的項目實施容積率獎勵,以提升房地產企業參與安居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的積極性。
值得一提的是,《行動方案》從組織領導、政策落實、宣傳引導和信息報送等四個方面,壓實省直部門和市縣政府責任,強化海南省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發展提升的保障支撐。此外,省住建廳還制定了《任務分解表》,對《行動方案》的重點任務進行分解,量化具體任務,并明確牽頭單位、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