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水泥行業在行動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現場(圖片來自網易)
2050年全球水泥行業減排路線圖
12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5次締約方會議在丹麥哥本哈根開幕。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哥本哈根的時候,國際水泥行業人士也在行動:日前,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下屬的水泥可持續性發展倡議組織(CSI)與國際能源署(IEA)聯合發布了全球水泥行業減排路線圖。
國際能源署和CSI通力合作,耗時12個月,終于制定出第一份涵蓋整個水泥行業的減排技術路線圖。作 為全球首個行業性減排路線圖,它設定了2050年之前水泥行業二氧化碳減排的宏偉目標。該報告明確提出要增加對水泥技術——特別是碳捕捉和碳封存技術——研發的投入,并呼吁政府制定明確的政策框架。
全球首個水泥行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路線圖呼吁各國政府制定積極政策,提高水泥行業目前能夠采用的減排措施的推廣與使用,并鼓勵對經濟可行的碳捕捉與碳封存技術的研究,以進一步減少水泥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
報告認為,水泥行業已經通過采用礦渣和替代燃料、提高能源效率等手段,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要想使這些技術發揮最大功效,必須加以廣泛推廣。
水泥是整個社會基礎建設的基本材料。2008年,全世界水泥消費總量一經達到28.57億噸。水泥制造業產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人造二氧化碳的5%。目前,人類還找不到可用材料來替代水泥。由于世界人口不斷增加,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水泥使用量近期內不可能減少。
但是,該報告指出,如果世界、國家和地方層面有適當的政策支持,到2050年,水泥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在2005年的基礎上下降18%。而達到這一目標的方法就是在水泥行業推廣碳捕捉和碳封存技術的使用。
國際能源署和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希望,新的路線圖可以加速清潔能源新技術的推廣,進而有助于能源安全、環境變化即可持續發展等全球問題的解決。
國際能源署高級能源分析師Tom Kerr認為:“減排技術路線圖可以幫助行業、學術研究機構、民間團體以及政府認識到并優先考慮實現科技發展目標所必需的研發投入。”
Kerr表示:“ 第一個路線圖就關注水泥行業,向人們展示了未來二氧化碳減排的可能道路。”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編輯:songwb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