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六礦瑞安水泥致力于打造“花園式工廠”,在綠色發展中呵護黔山秀水!
曾經“灰頭土臉”的水泥廠搖身一變,變成樹木蔥蘢、鮮花競開,看不到揚塵,聞不到異味的“花園式工廠”。這樣的蝶變,是貴州六礦瑞安水泥有限公司水泥廠堅持綠色發展之路,致力于打造“花園式工廠”的結果。
坐落于六枝特區木崗鎮工業園的貴州六礦瑞安水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是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與六枝工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組建的合資子公司。
公司成立后,六枝特區黨委、政府成立專班,加強溝通協調,積極主動作為,對于公司歷史遺留問題進行現場辦公,倒排問題解決時限,深入開展領導干部“雙問雙服務”入企走訪活動,實施“一項一策”精準服務,對服務的全過程進行逐項梳理研究,做到事有專管之人、人有專管之責、時有限定之期。為項目建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推動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
走進工廠的數字化監控大廳,數字電子大屏清晰地顯示著正在進行煉燒的生產線的工作狀態。據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陽松林介紹,以前監測采用肉眼觀測,現在,值班人員坐在敞亮的監測間就能進行線上智能監測。
蝶變,是從企業開展“花園式工廠”的創建開始的。
為實現綠色發展,公司始終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決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采用綠色、節能、低碳、環保新技術,積極構建綠色生態文明工廠。同時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在節能減排、資源利用、清潔生產,和美化綠化等方面持續改進,為發展添活力。利用公司內人工湖、停車棚等區域建設分布光伏項目,并計劃租用公司廠外木崗工業園區約5.535萬m2屋頂建設5.82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因地制宜利用太陽能資源發電,做到“自發自用,余量上網”,實現公司“零購電”的目標和新能源產業發展。
為降低煤電耗,公司2022年投資1.3億元,對生產線綜合能效技改項目改造,煤電耗指標大幅度下降,整體技術水平處于行業的領先水平。在低碳綠色環保發展方面,投資2500萬元進行石膏濕法脫硫,使二氧化硫的排放濃度降低。采用當今國際最先進的懸浮預熱器和預分解窯新型干法生產工藝技術,采用集散式自動化控制系統及一流的質量檢測設備,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生產現場實現集中操作。生產現場環保收塵設施配置齊全,粉塵排放濃度低,生產用水實行內部循環使用,實現污水“零排放”,達到國際先進標準。
公司不僅致力于綠色發展,還致力學習研究。2022年,公司自主研發的42.5、52.5兩個等級產品,質量穩定,性能優良,得到用戶高度認可。目前正供應納晴高速、六安高速等重點工程使用。公司連續四次參加全國化學分析、品質指標大對比,均獲得“全優單位”稱號。
發展中,公司善于推陳出新,打造了“弘揚三線精神,創建五型黨建”品牌,打造出礦山工匠場、電氣工段工匠場、品質工匠場、工藝工匠場四大工匠場……發揮勞模和工匠人才的引領作用。
通過開展培育四大工匠場精神,致力于打造學習型和知識型員工隊伍,為營建企業文化底蘊打下基礎。文化融合一直貫穿于公司企業戰略發展和轉型升級的始終,而文化與管理理念的一脈相通,也成為企業在謀求綠色發展、科學發展戰略轉型道路上先行一步的保障之一。
在解決地方就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方面,公司自落戶六枝特區以來,促進當地1000余人就業,并有效帶動當地餐飲、服務、運輸等相關產業發展。
貴州六礦瑞安水泥有限公司工人杜昌友說:“在公司上班,最大的感觸是上下班方便。其次是公司的福利待遇、環境好,收入可觀。在這上班很舒心、很高興,在家門口上班,很幸福。”
經過多年的持續努力,公司先后獲得國家級“綠色制造企業”、國家級“綠色礦山”“六盤水市健康企業”“六盤水市節水型企業”等多項稱號,實現了企業發展、城市治理和環境保護相互促進的多贏態勢。2022年,公司實現了年度工業產值3.5億元,同時上繳各類稅收2000多萬元。
貴州六礦瑞安水泥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陽松林說:“去年通過實施生產線技改,上下游產業發展,今年總的工業產值以及上繳的稅金,預計較去年有所提升。”
如今的貴州六礦瑞安水泥有限公司,已經褪去了水泥廠固有的“灰色”,增添的是綠水青山的亮色,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