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興華:他山之石:國外水泥行業智能化發展介紹
在水泥行業,依托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手段,實現技術和管理升級,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已經成為水泥企業應對挑戰、走向未來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國內與國外的水泥行業智能化發展進程各不相同。對此,新天山浙江水泥副總裁彭興華以《他山之石—國外水泥行業智能化發展介紹》為主題,從中外對比、工廠架構、工業互聯網、軟件、智能裝備5個方面,介紹了國外水泥行業的智能化發展。
彭興華從國外的礦山數字化、質量管理、智能維修、工藝專家系統、智能發貨和物流五個方面展開,講述了當前國外水泥智能化發展的現狀,表示國外水泥行業智能化發展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優的組織架構的優點。
愛爾蘭CRH中控室(常規)與國內水泥廠中控室(示范線)的對比:從硬件上來說國內的示范線上已經超越國外,也在逐漸改造擴大范圍;從人員上來說,國內的操作員人數沒有減少,國外基本上是一條生產線一名操作員;從形象上來說,國內偏向展示,國外偏向實用,人性化(人體工學設計)。
結論:
設備硬件方面:對于工藝水平,國內主要是大規模新型干法窯型,容易超產,使用替代燃料較少,歐洲使用各種中等規模窯型,使用替代燃料較多;對于設備自動化程度,國內各個企業間差別較大,原料處理環節依靠人工,歐洲自動化程度較高,屬于全過程的自動化;對于設備連鎖和PID的使用,國內使用較少,逐漸自行解除較多,歐洲使用較多并且嚴格維護使用;對于在線工藝檢測設備,國內使用較少,但是目前正在逐漸增加,歐洲使用較多并且比較完備;對于儀表配置和管理,國內配置不全,質量具有差異性,人員配置不足,國外配置全,質量好,人員配置充分;對于在線配料設備及控制軟件,國內逐漸推廣,但是出現了偏差和飄移,國外目前廣泛使用,解決測量數據偏差的影響;對于設備預防管理,國內可靠性需要提高,主要依靠人員,國外可靠性穩定,主要依靠在線監測和診斷。
人員水平方面:對于操作員管理,國內注重結果考核,主要使用處罰和獎勵的手段,國外注重過程,注重人員技術的培養;對于操作員人數,國內每班人數多,素質差距大,國外每班人少,素質好;對于操作員能力,國內依仗個人經驗情況多,主要靠領導的指揮,國外操作基準SOP比較完善,還有工程師合作處理;對于操作員工作范圍,國內工作內容比較單一,依賴于化驗室,國外職責覆蓋面較廣,主要靠自行管理。
操作管理方面:對于信息可視化,國內應用不全面,目前正在大力推進,國外目前全場景覆蓋;對于操作方法,國內目前APC初步探索使用,更激進的搞自適應模型,國外目前普遍使用,APC,AI專家智能控制完善;對于大數據應用,國內主要靠自身學習,國外廣泛應用與質量預測能源管控預防維修;對于排放要求,國內要求比較嚴格(50-100毫克),國外要求為100毫克以上(個別為50毫克)。
接下來,彭興華從工廠架構、工業互聯網、軟件、智能裝備四個方面,展示分享了二十年前國外的水泥行業智能化的優秀案例。
對于工廠架構方面,彭興華舉例了歐洲2008年的某個組織結構,這個水泥企業共有70人,主要以環境管理、健康與安全管理、生產部門、維修部門、質量部門、采購部門、財務、人事八個部門組成。
組織架構
針對工業互聯網,彭興華分享了2001年歐洲使用過的某水泥分支工業互聯網案例,他表示該工業互聯網具有全能性、隱秘性及便捷性的優點,并表示從事水泥智能化方面的水泥人們可以以此為借鑒。
彭興華還談到了一款20年前歐洲一水泥企業應用的智能化軟件,分別講述了維護軟件、事件分析軟件、制造業信息系統、窯廠專家系統、質量專家、質量信息管理系統、耐火材料專家七種軟件的使用與特點,分享他所了解的國外水泥行業智能化在軟件上的發展進程,并表示水泥行業應用的智能化軟件必須具備精細、嚴謹、標準化、安全等特點。
最后,彭新華還重點介紹了歐洲使用的自動碼垛系統、汽車實驗室、在線交叉帶分析儀、在線PSD分析儀四種智能裝備,表示國內與歐洲在水泥智能化方面的發展存在差異性,并提出國內在水泥智能化方面還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