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包圍都江堰拉法基水泥公司
現場:不見塵土只見綠草
初到拉法基,印象最深的不是它1.58億美元的投資規模所塑造的強悍外表,也不是30余公頃廠區年產140萬噸水泥的財富創造力,而是處處彌漫的柔美情結——偌大工廠,無噪聲震耳、無塵土飛揚,只見青青碧草。從工廠大門起,大片大片的綠地便開始延伸,無論是辦公樓,還是各種生產設備,全部被精心修剪的草坪層層包圍。
觀點:是再造決不是破壞
“水泥工業是環境再造者,決不是破壞者。”都江堰拉法基公司總經理俞偉景如是說。拉法基水泥生產采用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德國洪堡公司燒成工藝,相比四川其他的大型水泥生產企業,其熱耗低50%,電耗低15%,而產量卻是西南地區單條生產線之最。它執行的是國際上最嚴格的環保標準——“世行環保標準”,這種標準是足以讓公司辦公室的麗人們能夠優雅地穿行于工廠中,而光潔的肌膚卻纖塵不染。
2001年,拉法基集團加入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企業環保聯盟”(WWF),對誕生財富的礦山進行環境恢復和生物多樣化保護。在世界遺產地都江堰,這樣的保護正有條不紊地實施:采取分區開采,當開采低臺段時,儲存的表層土覆蓋于經處理穩定的坡段上。采礦結束后,整個礦山現場都將覆蓋這些表層土。開采過程中收集起來的種子播撒在恢復區,10至15年后,著手實施造林計劃。
意外:走進大門是博物館
拉法基的辦公樓在哪里?工廠保安熊德強常接待帶著這樣疑問的參觀者。正對拉法基大門的顯眼位置,有一座深紅色呈幾何圖案造型的建筑物,但它并不是拉法基的辦公樓,而是一座博物館。打開博物館厚重的木門,可以見到這里收藏著4副宋代民窯。據介紹,這些民窯是在拉法基建設期間被挖掘而出的。為此,工廠建設停工5月,耗資500萬元建了這座博物館,將民窯按原樣搬遷保護。“這也是資本運作, ”公司交流與公關官員趙嘯曉小姐說,保護環境是拉法基集團的首要戰略目標,工業發展必須創造價值、尊重人類文化,才可能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得到認可并獲得成功,這也是拉法基水泥品牌價值之所在。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