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不下去了,多家水泥企業被裁定破產!哪些企業能活到最后
近日,據西安市未央區人民法院公告,陜西秦嶺水泥集團西安有限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破產費用,無可供分配的破產財產,經管理人清算,陜西秦嶺水泥集團西安有限公司資產不足以清償破產費用。
依照相關規定,裁定其破產并終結破產清算程序。
據了解,市場下行,許多水泥企業開始“拋棄”低效資產,以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環保成本,亦有許多企業不堪重負破產。
甘肅省榆中縣人民法院2023年11月10日裁定宣告甘肅高崖金城水泥有限公司破產。理由是,債務人甘肅高崖金城水泥有限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不具備重整或和解的能力。
廣東省云浮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23年10月17日裁定宣告廣東省云浮市水泥廠破產。本院認為,根據現有證據材料,廣東省云浮市水泥廠長期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經審計其資產負債率已達到 243.42%,其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亦無人提出和解或重整。
6月,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市人民法院發布公告稱,涼山州會里船城牌水泥公司已資不抵債,且無重整、和解的可能,符合宣告破產的條件。本院于 2023 年6月26日裁定宣告涼山州會理船城牌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破產。
...
隨著水泥需求的下滑以及產能頂峰的到來,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一輪周期性的行業洗牌即將到來。未來全國水泥廠不可避免的卷入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廝殺,那么哪些企業可能活下去?
1、市場永遠是關鍵
無論如何,水泥只有銷售出去才能產生效益,因此有銷路是關鍵,而銷路的核心在于經濟,經濟的核心又在于人口。
從人口流向來看,核心一二城市對于年輕人依舊擁有更強的吸引力。2022年人口增長最多的10個城市分別是長沙、杭州、合肥、西安、貴陽、南昌、昆明、武漢、鄭州和青島,增量位居前列的主要是中西部的省會城市。
未來,隨著出生人口的下降,老齡化的加劇,加之城市化水平提升,核心城市的人口和資源虹吸效應會越來越明顯,周邊四五線城市,乃至三線城市,發展空間受限,而農村則大概率不可避免的走向衰敗。
具體到水泥需求,靠近核心城市圈或能夠通過便利運輸條件有效輻射核心城市的水泥企業具有顯著的優勢。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市場布局將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未來能否生存下去。
2、礦山資源帶來天然的競爭力差異
水泥歸根到底是一種資源消耗型產業,因此礦山被認為是水泥企業的生命線。
在過去行業規模快速擴張階段,行業內出現了不少礦山資源不佳甚至沒有自有礦山的企業。這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天然的劣質,很難在后續市場需求持續下行背景下生存下來。
當然,擁有礦山資源也要考慮礦石品質,拿礦成本,運輸距離等因素,部分拿礦成本高,運距遠的企業競爭力也會受到限制。
3、市場覆蓋力度尤為重要
作為大宗工業產品,水泥一直是很“短腿”的,所以區域特性非常明顯,不過業內也不缺乏一些特例,依托便利的運輸條件和貨運中轉資源,大幅度擴大市場輻射范圍,這其中的佼佼者包括海螺、東方希望等等。
近年來,為提升市場掌控力度,不少水泥企業開始大力修建碼頭和中轉庫,此舉也可以看做是擴大市場覆蓋范圍的有效手段。未來,隨著市場需求的下滑,競爭力的不斷加大,誰能將“彈藥”投放到更遠的地方將尤為重要。
屆時,即便不賺錢,只要能夠保證現金流,或者“惡心”(影響)到競爭對手,那么在嚴峻的市場態勢面前也足以笑傲江湖。
4、成本贏得競爭優勢的核心
市場競爭的核心永遠是成本,水泥企業降本的方式渠道有很多。
從先天優勢來講,除上面提到的礦山條件以外,生產線大小和新舊同樣關鍵。通常,同等條件下,新生產線較老生產線更具競爭優勢,大生產線較小生產線更具競爭優勢。
后天來講,企業可以通過持續的技術升級,降低能耗,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人員投入等方式從各個方面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近年來,國內水泥企業還開始嘗試替代燃料,該技術雖然短期會對企業工況和產量等指標造成不利影響,但是長期來看,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隨著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開啟,這些采用替代燃料的企業反而可能更具優勢。
關于智能技術,當前國內水泥企業已經在開始大量的嘗試,但部分技術投入產出比不佳,當然從未來的角度考慮,一定會是智能工廠的天下。
5、高資產負債率將非常被動
高資產負債率不僅意味著企業需要擔負高額的財務成本,還意味著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底氣不足,難以長時間鏖戰。
以近年來投產的一些生產線為例,這些生產線雖然在成本競爭力方面并不差,但是由于舉債建線,企業債務壓力大,流動資金要求較高。在市場競爭中,一方面為保證現金流難以做到與區域企業同步的停窯限產,導致市場不穩定性增加;另一方面在低價競爭時也會面臨越賣越虧,難以堅持長期作戰的窘境。
6、環保是硬指標
與企業競爭力等條件相比,環保要求算是硬指標。在國家政策指導下,環保治理水平偏低的企業不僅面臨政策支持力度方面的差異,甚至可能因為環保問題直接關停。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水泥廠環保治理成本高,需要占用大量資金,在當前市場態勢下,企業也需要考慮投入是否值得的問題。如果環保升級投入過高,且難以在未來短時間內收回投資成本。那么,關停生產線,或許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7、不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里
水泥行業需求趨勢早已相對明朗,近年來不少水泥企業開始將砂石骨料、商混、新材料、環保等行業當作突破口,取得了不錯的收益。
以華新水泥為例,2022年華新水泥骨料業務實現營收約30.65億元,毛利55.27%。骨料年產量9980萬噸,同比增長112.25%;銷售量6579萬噸,同比增長88.14%。華新水泥指出,隨著陽新億噸機制砂石項目(一期)、秭歸、宜昌、渠縣二期、紅河等20條骨料生產線先后投產,公司骨料產能已達到2.1億噸/年。2023年,華新水泥計劃銷售骨料約1.3億噸。
事實上,從國外水泥企業發展邏輯來看,包括拉豪在內,大多除水泥以外還廣泛涉足上下游產業。相信,未來國內水泥企業,尤其是大型水泥企業,相關產業拓展力度還會加強。
當然,“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還包括另外一個維度,即推進海外發展戰略。不過需要注意投資風險,尤其是地緣政治以及當地經濟潛力和穩定性。
哪些企業可以活下來?
綜上所述,未來活下來的企業需要具備以下特性中的全部或多條,即:市場布局合理、優良礦山資源、生產成本低、資產負債低、產業鏈完善,當然前提還要環保達標。
除此以外,鑒于未來經濟發展趨勢,未來水泥行業不可避免的將進入區域寡頭時代,最終形成由多個企業瓜分區域核心市場,形成態勢平衡。
編輯:李曉東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