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海螺項目明年投產 欲整合當地水泥
近日,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被當時譽為西部最大水泥項目的重慶海螺忠縣項目日前已處于收尾階段,“預計明年一月將正式點火投產。”與此同時,該項目建成后對川渝水泥市場格局造成影響的討論也開始不斷出現。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該條線設置有一座6個3000噸級泊位的貨運碼頭,加上已經審批的兩條4500噸的熟料水泥生產線,其戰略意義在于海螺水泥試圖通過水運及陸運等方式,輻射包括重慶在內的長江上游等沿岸地區的水泥市場。
海螺水泥項目位于重慶市忠縣南側的烏楊鎮青嶺村,配套的石灰石礦山位于石子鄉,水泥粉磨站和公司專用碼頭工程位于下馮家林長江右岸。
事實上,面對東部地區水泥嚴重過剩的事實,海螺水泥正在用實際行動做出積極的反應。這其中就包括了在西部實施的有計劃、有步驟的長期發展戰略。
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海螺水泥在西部(主要是四川及重慶市場)的銷售額已經達到2.34億元,雖然這一金額僅占其當期全部銷售額的2.10%,但相對于去年同期已經增長迅速。實際上,截至2008年上半年,海螺水泥在整個西部地區的銷售額還為0。
“海螺水泥的西部之路才剛剛開始。”行業人士分析認為,在海螺水泥總計44項募集資金或非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中,有6項是在西部,投資總額達到8.99億元,占到其當期全部投資額的36%。
就在海螺水泥快馬加鞭投資西部的時候,因為災區重建、西部開發、四萬億投資等多重利好包圍的西部水泥市場,此時卻經歷著產能過剩的嚴重考驗。拿西部的四川為例,2008年四川水泥實際需求量為7500萬噸,而當時本地產量已經達到6064萬噸。分析人士認為,隨著2009年新建項目的陸續投產,四川本地水泥產能將開始爆發,產能過剩問題將更為嚴峻。
即便如此,從種種跡象表明,海螺水泥似乎并未對上述產生的問題而對西部的未來感到擔心,相反卻是大干快上地加大了對西部的投資力度。據了解,重慶海螺明年1月投產的是1條4500t/d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年產熟料148.5萬噸。分析人士指出,忠縣位于重慶市中部、三峽庫區腹心地帶,該縣屬于國家東西大通道滬蓉高速公路與長江黃金航道在上游地區的唯一交點,是東中部進入西部和四川盆地最便捷路徑上的節點,“預計過不了多久,海螺水泥整合包括四川、重慶在內的西部水泥市場的大幕就將拉開。”
“我相信每個公司的投資都是經過慎重考慮的,海螺的每項投資都是經過慎重考慮和嚴格論證的”、“市場天天在變化,但好的企業是永恒的,我們對未來很樂觀。”海螺水泥負責人在出席不同活動時,均對此表示出了相同的觀點。
“一些進入川渝地區的水泥企業并不是看重當下的利益,而是為了未來對當地進行整合。”據行業人士分析,雖然四川、重慶地區的產能已經出現過剩,但是當地水泥市場的集中度并不高,缺乏行業領軍人物,也沒有龍頭企業,各自為戰,呈“一盤散沙”狀態。“產業集中度不高,市場潛力卻巨大,海螺水泥正好可以借機整合以上地區。”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hdj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