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山變金山!煤企利潤總額超1萬億!水泥企業用煤壓力大
3月28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22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稱,2022年,全國原煤產量45.6億噸,創歷史新高;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營業收入4.02萬億元,同比增長 19.5%;利潤總額1.02萬億元,同比增長44.3%,再創歷史新高。
這一利潤總額再次刷新去年創下的歷史紀錄,也是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元。
反觀水泥行業,水泥是能源依賴性產業,煤炭和電力成本在總生產成本中占比較高,一般情況下,動力煤價格每上漲100元,水泥成本對應上漲10元至15元。2022年,煤價在2021年高煤價基礎上進一步上漲,各類煤種平均價格同比漲幅約為18%,且當前煤炭價格仍處高位。
2022年全年水泥產量21.18億噸,同比下降10.8%。需求的持續疲軟導致價格走勢低迷,疊加煤炭價格高位運行,水泥行業盈利承壓。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預計,2022水泥行業利潤總額約680億元,同比下降約60%。
做為水泥行業最賺錢的企業,2022年海螺水泥實現營業收入約1320.22億元,同比減少2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56.61億元,同比減少52.92%。
對于業績下滑,海螺水泥稱,2022年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房地產市場持續走弱等因素影響,全國水泥市場需求明顯收縮,市場需求持續低迷疊加供給增加,使得全年水泥價格高開低走,煤炭等能源價格大幅上漲推升成本,在量價齊跌、成本高漲的雙向擠壓背景下,水泥行業效益下滑。
業內人士坦言,包括海螺在內,目前水泥行業仍面臨三重壓力:
一是水泥需求進入下降通道,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下行壓力更加凸顯;二是在“雙碳”背景下,水泥行業作為排放大戶,面臨著巨大的減排壓力;三是煤炭價格進一步高企,給水泥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
橫向對比多家水泥企業全年業績也可以看到,水泥行業在2022年受高煤價、弱需求的影響,大多水泥股凈利均呈大跌態勢。
據中國水泥網統計,目前多家水泥上市企業公布去年業績,除青松建化(化工為主)外,各大企業業績大部分出現大幅下滑。
面對高煤價,水泥企業的看法及應對之法有哪些?
天山股份:
預計 2023 年煤炭供給仍處于偏緊狀態,澳煤等進口煤落地或將有效制約國內煤價的進一步上漲,由于煤企優先保供電煤需求,對非電行業減少或取消長協優惠政策,預計 2023 年煤價同比持平或微降,仍將處于高位震蕩運行。
公司應對措施:
1.維護好煤企戰略合作客戶的關系,爭取有效長協合同的兌現量,密切關注市場行情積極推進長協優惠恢復。
2.拓展新的采購渠道及資源,加大進口煤資源的獲取及使用。
3.持續強化創新,采用低價替代原材料,緩解成本上升壓力。
4.協同生產技術部門,做好各煤種性價比分析,以噸熟料煤成本最優為原則,不同時期采取不同的采購策略,降低采購成本。
海螺水泥:
水泥是能源依賴性產業,煤炭和電力成本在熟料生產成本中占比較高,當前煤炭價格仍處高位,一旦由于政策變動或市場供需關系等因素再度大幅上漲,將會推動本集團生產成本上升,倘若由此造成的成本上漲無法完全傳導至產品價格端,將會進一步壓縮公司的利潤空間。
針對上述風險,本集團將深入研判煤炭等原燃材料市場供求關系變化,深化與大型煤企戰略合作,拓展直供渠道,最大限度降低原燃材料采購成本,加快推進清潔能源使用,優化燃料能源結構。
同時,持續推進節能降耗技改,不斷提升生產線精細化管理水平,降低煤電耗指標,減少煤電使用成本。
冀東水泥:
公司將深化與大型煤企的戰略合作,深度推進采購集約化管理,提升長協與優質渠道增量,提高長協渠道兌現率,最大程度降低采購成本、提高原燃材料質量;
堅持推進節能降耗技改,進一步提高生產線精細化操作水平,不斷優化煤、電消耗指標,降低煤、電使用成本,實現降本增效。
塔牌集團:
煤炭和電力作為水泥制造成本重要構成部分,今年煤炭價格預期有望落,同時公司在加快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替代燃料、替代原料項目建設進度,水泥制造成本有望相應下降。
為進一步推動水泥行業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中國水泥網將于2023年4月24-25日,在湖南長沙舉辦“中國水泥行業綠色發展高峰論壇暨超潔凈排放技術交流大會”和“第四屆中國水泥智能化高峰論壇”,誠邀行業專家、水泥及相關企業,共同助力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會后將參觀中材株洲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和國際首套“塵硝一箱化SCR脫硝項目”。
編輯:李心儀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