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股權、撤銷熟料項目......水泥企業都在如何“自救”?
今年以來,新天山、華潤水泥等企業發布多個控股水泥和混凝土企業股權轉讓的消息。
以華潤水泥為例:11月,華潤水泥(福州)有限公司 100%股權轉讓,底價為17336萬元;同月,華潤水泥旗下河源華潤輝達混凝土100%股權掛牌轉讓。
7月,華潤水泥(陽江)有限公司100%股權以底價3.45億進行掛牌轉讓。
5月,華潤水泥(五指山)有限公司掛牌轉讓100%股權。
與此同時,水泥行業產能置換項目撤銷自去年陸續出現以來,近期似乎有增多的勢頭。其中不乏有大型水泥企業。以海螺水泥為例:
3月,甘肅工信廳發布“關于撤銷臨夏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25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產能出讓方案的公告”。內容顯示,受廣西壯族自治區(產能受讓地)“能耗雙控”政策影響,興安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產能受讓企業)無法接收出讓產能,將臨夏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25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產能出讓方案予以撤銷。
10月,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發布了《關于撤銷蕭縣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日產4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建設項目產能置換方案的公告》。該公告顯示,因煤耗指標限制,該項目不再繼續推進。
水泥企業為何出現這一系列的行為?有業內人士指出,在當前市場下行的背景下,水泥企業面臨著重重壓力。市場需求的下降導致水泥產量減少,銷售額下降,從而對企業的利潤和運營狀況造成不小沖擊。企業剝離低效資產、撤銷新項目建設、優化資源配置從而實現降本是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水泥企業大佬在與中國水泥網交流中都曾表示,行業低谷時成本控制是王道。除了對水泥市場布局進行戰略收縮外,對企業來說,多種手段控制生產、經營成本成為生存下去的關鍵。
當前,布局光伏等新能源與替代燃料已成為水泥行業節電減煤的重要選擇。據了解,海螺水泥、華潤水泥、紅獅水泥、塔牌集團、萬年青水泥等眾多水泥企業已搶先布局光伏“新賽道”。
作為替代煤炭較好的生物質燃料近年來也頗受歡迎。樅陽海螺、洛陽中聯、永平紅獅等已率先建設生物質替代燃料項目。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由華潤水泥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共同培育的優選蘆竹試管苗經空間誘變成功搭乘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據悉,作為生物質燃料,太空蘆竹燃燒發熱量比常規生物質高出10-20%,燃燒速度相當于煙煤。
此外,不少水泥企業也在通過智能化、數字化手段進行技術和管理升級、優化人員等,不斷壓降低成本費用。
如何通過智能化方式縮減用人成本的同時實現產業升級,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呢?11月29日由中國水泥網舉辦的以“數據驅動決策 智能引領未來”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水泥智能化高峰論壇”將在杭州召開!誠邀行業專家學者及相關企業代表,共同探討和推動水泥行業的智能化進程。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