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泥網:供需矛盾愈加尖銳 市場秩序打亂 廣東水泥市場困局難解!
過去幾年廣東水泥市場無疑是香餑餑,而今年卻一路急轉直下,市場至今沒有出現明顯回暖跡象。
最為關鍵的是從三個月前開始的“價格惡性競爭”還在持續,不斷新增的產能和快速萎縮需求間的矛盾愈發尖銳。
雖然在周邊地區價格上調的帶動下,廣東水泥同仁挑漲的期望更加迫切,但誰也沒有把握漲價能夠得到市場認可。
近日,中國水泥網深入廣東,通過與行業協會和多家水泥企業進行了交流。雖然目前依然沒能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但可以感受到,廣東水泥行業對于當前挑戰的緣由基本達成共識,并且大多數水泥同仁依然秉持以大局為重,不斷探索。
壓力遠超預期 前景依舊不明朗
在談及今年市場時,多家接受調研的水泥企業均袒露需求如此幅度下滑是始料未及的。一家大型水泥企業負責人表示,今年年初他們進行市場預判時料到了需求會有所下滑,至多10%左右,但今年該企業下滑則遠超20%。據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統計,2022年上半年廣東水泥產量下滑幅度則超過20%,而全國同比下滑了15%。
從具體企業來看,位于粵東地區的塔牌水泥在半年報中表示,上半年公司水泥產量767.35萬噸、銷量728.80萬噸,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了26.46%、27.80%。其上半年凈利同比下滑80.9%至1.75億元。
“可以說今年是20年來最難的,壓力遠遠超過年初的預期。此前最多是虧生產成本,現在則升級到虧現金流,成本較高的企業不得不停產。”上述水泥企業負責人說。由于市場需求持續低迷,且煤炭成本居高不下,越來越多水泥企業已經變得力不從心,停產面正在擴大。
從廣東水泥協會了解到,早在一個月前,廣東省內絕大多數2500t/d生產線已經被迫停產,而有企業向中國水泥網反饋,部分5000t/d生產線也宣布放假。
對于下半年以及四季度,雖然有企業認為目前行業已經探底,大多數企業已經意識到這一局面不可以持續,市場需求恢復只是時間問題。
“目前廣東能夠實現盈利的企業尚不足10%,估計是個位數。行業已經感受到了劇烈陣痛。”粵北一水泥企業負責人表示。
近期長三角大范圍的價格上漲也給了廣東水泥行業提供了一定的方向,他由此推斷廣東水泥行情的轉折點將在8月出現。
但對于反彈的力度能有多大則無法給出明確的預測。“今年的情況根本無法預測,面對挑戰不僅僅是需求下滑這一個問題,還有鄰省廣西大量新增產能投產。”廣州一水泥行業人士說。
房地產投資明顯下滑 原有市場規則被沖擊
房地產投資在今年上半年快速下滑被認為是廣東水泥需求大幅走低的關鍵因素。“反復的疫情和連續三月的雨水都是今年廣東水泥需求走低的重要因素,但最為關鍵的原因是房地產對于水泥需求的急劇下滑。”文章開頭提到的水泥企業負責人說,在該企業所在的幾個市場房地產項目水泥需求占總需求一半以上。
從項目開工情況看,該企業的一位銷售負責人透露,他們所在市場從春節至今,新開房地產項目不足10個,其中大部分在7月份開工的。“整個上半年房地產水泥需求下滑一半以上,目前的需求均來自存量項目。當前雖然房產市場有所好轉,但依然不明顯。”
根據廣東省統計局最新數據,2022年上半年,廣東房地產開發投資7500億元,同比下降8.1%,其中廣東商品住宅投資下降7.7%。分區域看,上半年,珠三角核心區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4.4%,沿海經濟帶下降18.8%,北部生態發展區下降31.8%。此外,在商品房銷售方面,上半年,廣東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5.3%。
在需求下滑的同時,來自外圍的壓力則還在增加。有行業人士統計,近年來,兩廣水泥熟料新增產能達到2000萬噸,且目標市場均為大灣區。
廣東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李黎直言。“長期以來,不少外圍水泥企業都存在一個誤區,總認為廣東的水泥需求將長期保持高位,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這一概念提出后。”
對于廣西的新增產能,大多數廣東水泥企業并不反對,但認為在參與市場競爭中應該尊重市場規則,避免惡性競爭。
“目前有部分廣西水泥企業為了搶奪更多市場份額,不惜低于成本價進行市場傾銷,這是完全不尊重市場規律的行為。長期來看,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也給自身造成了巨大風險。”李黎表示。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