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已形成碳市場核心資源富集區域優勢 武漢向全國碳金融中心邁進
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設碳交易與碳金融研究中心,推進湖北碳金融業發展。
湖北宏泰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志祥日前表示,湖北省已形成全國碳市場核心資源富集的區域優勢,宏泰集團將發揮金控平臺優勢,助力武漢打造全國碳金融中心,促進湖北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1月掛牌成立的湖北宏泰集團有限公司,由原湖北省宏泰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湖北省融資再擔保集團、湖北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公司、中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公司等多家金融類、要素類企業以及相關企業股權整合組建。新的宏泰集團是以綜合金融服務、要素市場建設、政策金融保障、資本運營為主業的省屬唯一金融服務類國有企業,肩負著打造省級金控平臺重任。
陳志祥介紹說,隨著2021年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正式落戶武漢,湖北擁有了國家級的“中碳登”功能平臺。經過半年多運行,湖北碳交易業務發展迅猛,確立了全國碳市場核心資源富集的區域優勢。
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與湖北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致力于“雙碳”發展研究和人才培養。
據悉,2011年,湖北和北京、上海等7地,獲批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2014年,湖北碳市場交易啟動。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隨著“雙碳”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國內對湖北碳市場的關注度持續升高,關注碳市場的人持續增多,湖北碳市場的活躍度穩步提升。
數據顯示,去年以來至今,湖北碳市場配額共成交3.66億噸,占全國試點碳市場總量的41.6%,成交總額87.01億元,占全國試點碳市場成交總額的51.2%。其中:一級市場拍賣成交1158.89萬噸,成交額2.98億元;二級市場累計成交3.55億噸,成交額84.03億元。7月16日至今,湖北碳市場新增個人開戶5800余人,新增投資機構約220余家,增幅均超50%。如今,湖北碳市場已經納入330多家控排企業,全部為年能耗1萬噸標煤以上的工業企業,涉及電力、鋼鐵、水泥、化工等16個行業,占第二產業產值比重的70%。從交易規模、引進社會資金量、企業參與度等指標來看,湖北碳市場均在全國領先。
“在全國碳市場上有兩個重要支點,一個是武漢的中碳登,一個是上海的中碳所。”陳志祥說,從全國碳市場的產業鏈來看,武漢處于相對更為有利的位置。在碳市場的注冊、登記、交易、結算四大環節中,中碳登“卡位”在注冊、登記和清結算三個環節,是全國碳市場的“底層數據庫”,這在碳金融工作中的資源稟賦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此外,全國碳市場的交易功能比較分散,有的做碳現貨交易,有的地方準備做碳期貨交易,有的地方準備做CCER(國家核實的自愿減排量)交易,但無論哪個交易品類,都需要注冊登記結算,都繞不開武漢。
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與英山縣人民政府、湖北匯智知識產權運營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致力于英山縣碳匯項目開發。
目前,宏泰集團在碳交易機制、碳資產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上海有上清所(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而湖北也正在推動設立碳市場清結算的“武清所”。在武漢市武昌區中北路,碳匯大廈即將完工。未來,中碳登將入駐大廈辦公,成為湖北首個全國性、具有金融屬性的功能平臺。
陳志祥表示,下一步宏泰集團將全力支持建好中碳登、武漢碳清算所、湖北碳交中心三大平臺,圍繞碳市場、碳金融、低碳產業三大板塊,建設低碳產業發展先行區和低碳交易合作平臺,形成國內一流“雙碳”生態圈。宏泰集團將支持武漢打造全國碳金融中心,讓碳金融成為湖北省金融業發展的新發力點和新增長極。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