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當前經濟形勢分析及對建材工業的影響
中國建材工業規劃院副院長 李欣
中國建材工業規劃院副院長李欣在6月7日召開的在2009第三屆中國水泥投資高峰論壇暨水泥企業發展混凝土產業研討會上做精彩報告,以下為報告全文。
各位代表:
下午好!
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然而,與冶金、化工、有色等行業相比,建材行業作為原材料工業,特別是水泥工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整個經濟運行情況仍然保持了比較好的發展態勢。但是,在這種良好態勢下,也應該看到,這次金融危機對水泥產能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潛在的問題也比較多。建材工業/水泥工業之所以能夠保持相對良好的發展態勢,是得益于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拉動了水泥消費的增長;第二,這幾年水泥行業加快了結構調整,使水泥工業自身擁有比較強的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
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如果從目前的情況來單獨看水泥行業會有局限性,但從改革開放發展歷程、從目前水泥所處的發展階段來看現在的經濟形勢,可能會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和判斷。
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周期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了持續、高速、穩定的增長態勢,從1980年到2008年的28年來,我國GDP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速度,這在其它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沒有的。在近30年的時間里,我國主要工業品的產量大幅度的增長(見下表)。
1980~2008年主要工業品產量及增長
產品 |
單位 |
1980年產量 |
2008年產量 |
增長絕對值 |
年均增速% |
發電量 |
億千瓦時 |
3006 |
34669 |
31663 |
13.00 |
鋼產量 |
萬噸 |
3712 |
58488 |
54776 |
14.78 |
汽車產量 |
萬輛 |
22 |
935 |
912 |
20.55 |
水泥產量 |
萬噸 |
7986 |
139942 |
131956 |
15.39 |
玻璃產量 |
萬重量箱 |
2466 |
57423 |
54957 |
17.05 |
建筑陶瓷產量 |
萬平方米 |
1178 |
618515 |
617337 |
36.78 |
衛生陶瓷產量 |
萬件 |
292 |
15477 |
15185 |
21.96 |
從這些數據很明顯的看出,工業品、建材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速度都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長速度10.24%。這30年的發展也不是平衡穩定的發展態勢,從1980年開始,我國經濟發展經歷了四個變化周期,前期波動的幅度比較大,波動的頻率比較高;1992年以后,無論是在下降期還是從2000年開始進入一個新的上升期,持續的時間都比較長。這說明了黨中央國務院在調控經濟的手段、辦法、效果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國的經濟發展擺脫了過去比較劇烈的、頻繁的、短期內大起大落的局面,進入相對平穩的發展階段。[Page]
二、我國新一輪增長周期及變化特征
1、2000年我國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上升期
從2000年開始,我國經濟進入新一輪的增長期,到2008年持續了8年時間,這8年是我國經濟、綜合國力、生產水平、生產規模大幅度提高的8年。
2、上升期的變化特點
(1)持續的時間長、經濟增長總量大
這8年我們為什么能夠擺脫過去波動頻繁大起大落的局面?我認為能夠持續發展的原因主要有:
1、國內需求的持續增長。特別是2000年以后國內消費結構的升級,這一升級表現在我們的衣食住行方面--衣食消費為主的消費結構,升級到以?。ǚ浚┖托校ㄆ嚕┫M為主的消費階段。在這個消費階段,房地產業、汽車產業帶動力很大,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原因;
2、我國勞動力成本比較低,生產要素價格低,環境的成本相對也比較低;
3、國際市場的發展。我國加入WTO進入國際經濟體系,國際市場發展缺口的逐漸擴大,成為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我國在這新一輪經濟增長上升期持續了比較長的時間,使我國綜合國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同時也應該看到,在2007年GDP增長速度達到這一輪經濟增長峰值13%以后,進入下降期,這個階段它有自身發展調整的要求,這兩年宏觀經濟調控的政策,最根本的著力點就是調控經濟不讓它過快的增長、過熱的發展。從2008年開始,金融危機對我們有很大的沖擊和影響。從季度指標看,去年第四季度GDP增速降至6.8%,今年一季度增速降至6.1%。這種下降的趨勢從目前來看仍然還沒有明晰的判斷,影響經濟發展有不確定的因素,現在還不是太明朗。
從2000年到2008年的經濟增長情況看,工業品的增長、財政收入、投資、GDP的增長實際上主要是在新世紀的8年間。
?。?)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為什么出口會保持發展態勢?首先,由于技術進步,產品質量的提高,出口產品品種增多,競爭力提高;第二,加入WTO之后使中國順利融入了國際貿易體系;第三,出口產品價格在國際市場有較強的競爭力;第四,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發達國家發展到后工業化階段,很多加工制造產業--不僅是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甚至一些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產業也開始向國外轉移,我國很好地抓住了這一機會;第五,新世紀8年也是世界經濟保持持續高速發展的8年。這幾方面使國內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出口貿易額不斷增長,促成了我們8年的出口持續增長。
(3)固定資產的大幅度提高
固定資產投資從2000年的3萬億元增長到2008年的17萬億元,增速22.9%,拉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2008年固定資產投資額占我國GDP的57%。今年1-4月份的投資增長了34%,按照這樣的速度增長,2009年的投資比重可能超過60%。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么高的投資水平。然而,這樣高的水平顯然并不能長期維持下去。
3、2008年開始我國進入經濟增長周期的下降期
2008年國家開始進行經濟調整,應該說這次調整是比較劇烈的。1998年金融危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實現了經濟的軟著陸,在經濟軟著陸的過程中,又遇到東南亞金融危機,延長了我們軟著陸的時間。如果沒有金融危機,由于經濟自身的調整,2008年的經濟發展速度也是往下走的,金融危機的加速或者疊加,加重了這次經濟調整影響的程度。
經濟調整是必然的。1、經濟持續過熱發展;2、人民幣流動性過剩;3、資產價格泡沫形成;4、通貨膨脹加??;5、投資過度增長帶來潛在生產能力過剩。
4、國際金融危機加劇了我國經濟的加快調整
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帶來了哪些影響?
1、直接投資的損失;2、國際資本的凈流出,國際資本大量流出對我國外匯的收支平衡、外匯市場的穩定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3、商品價格的大幅度波動帶來的沖擊和影響,比較明顯是石油價格大幅下降,可以降低石油進口成本,但是很多產業是在預期石油價格高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比如的煤代油、化工產業等,如果價格下降很多,這些產業就沒有生存空間;4、國際貿易量的大幅下滑,直接造成我國經濟的大幅下滑,包括輕工、紡織、鋼鐵、造船等產業也大幅下滑;5、市場預期的改變。預期增長、下降,包括對價格、股市、通貨膨脹的預期,這種預期的改變都會改變你對前景發展的判斷,包括投資、儲蓄、購買意向,當這種預期趨于一致時,市場就會受到很大的沖擊和影響。
5、金融危機的成因
1、過度擴張的流動性,這次金融危機由美國開始向世界蔓延;2、美國次貸危機是直接導火索。這次金融危機是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要比上次亞洲金融危機嚴重,不但美國、歐盟、日本全面經濟下滑,中國、巴西、俄羅斯等國家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我國出口依存度已由從1998年的30%以上,增加到到2008的60%,國外市場需求急劇收縮導致我國進出口貿易急劇下滑,2008年下半年尤其嚴峻。[Page]
三、應對當前經濟危機的措施
1、穩定國內主要市場的政策。
面對當前的經濟危機,我們國家采取了果斷、有效措施:1、房地產政策調控的轉向。通過一系列調整措施在抑制房地產泡沫的生成,避免房地產泡沫進一步發展,既不讓使它破裂造成金融體系的負擔,又不任其自由發展。2、穩定股市政策。股市在2007年到達最高點之后,一直在下滑,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目前,我們的股市基本穩定。3、增加貨幣的流通性。幾次降低利率,放寬了貸款投放的限制,增加了貨幣的流通性。4、穩定匯率。
2、抑制經濟過快下滑的政策。
一是積極的財政政策,二是積極的貨幣政策。這兩項政策的實施力度都非常大,遠遠超過我國前幾年操作的力度。積極的財政政策:例如四萬億投資計劃的推出比較好地穩定了人們對國內市場的信心;國債的大規模發行,也是以前從來沒有的,2009年發行的國債超過了東南亞金融危機時從1998年到2004年6年發行的國債。積極的貨幣政策:例如年計劃信貸五萬億,實際上一季度加快信貸投放達4.58萬億,前四個月已經超過了投放計劃。以上政策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抑制了經濟的過快下滑,基本穩定了股市和房市,市場信心有所恢復。
四、對當前形勢的看法
對當前經濟形勢有四種看法,可以用四個字母的方式來表達:V型的走勢。這是比較積極的看法,認為2008年四季度已經到了經濟增長的谷底,隨著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推出,我們就能走出這一波經濟危機的谷底,就有一個新的上升階段。這個看法從目前來看顯然過于樂觀,依據是2009年第一季度經濟仍在下滑,經濟增長速度從6.8%下滑到6.1%,一季度工業增長仍然是低速增長,有的行業是負增長。從發展量指標判斷,實際上還是負增長,起碼到現在,經濟還不能說已經走出谷底;比較悲觀的看法是L型的走勢,中國經濟高速發展30年開始將走入一個低速階段,相對來說又過于悲觀了;比較合理的是W型或者U型走勢,W型就是進入一個谷底,在上升的時候由于某些因素影響,開始下降再回升;還有一種判斷是U型的走勢,在谷底稍微延長一段時間,然后隨著國家經濟調整到位和世界經濟復蘇,又走一個新的上升階段。
U型走勢的分析相對比較客觀,比較符合我們的情況。但是,未來經濟增長要象過去30年保持穩定兩位數的增長顯然難度相當大的。
2009年1~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及增速
指標 |
單位 |
2009年1~4月 |
增速% |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 |
億元 |
37082 |
30.5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
億元 |
9343.2 |
14.8 |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 |
億元 |
|
7.3 |
發電量 |
億千瓦小時 |
2712.9 |
-3.5 |
鋼產量 |
萬噸 |
5291.5 |
2.6 |
汽車產量 |
萬輛 |
118.1 |
17.9 |
1-4季度的主要工業經濟指標還不是太樂觀,經濟短時間還難以走出低谷,過度的財政和信譽的長期投入難以維持,我們還能保持這種快速增長很難。今年一季度,財政收入大幅度降低,財政支出大幅度增長,因此過度的財政和信貸投入都是難以為繼的。國際經濟復蘇今年難以看到希望,國內消費市場的啟動還需要消費結構的根本調整,消費市場啟動是個漫長的過程。[Page]
但從長期看,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仍然是好的:
1、城市化的持續推行,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必然引起大量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市,這種推進是個持續的過程,城市化的推進必然帶來經濟的發展。2、工業化的過程還沒完成。盡管東部地區工業相對比較發達,某些城市已經進入后工業化時代,但從全國來看,工業化的進程還遠遠沒有完成。3、中西部經濟有更大的增長空間。國家實施“西部開發”、“中部崛起”戰略夠促進我國經濟保持持續增長。4、國內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遠遠沒有挖掘出來。
五、對建材行業的影響
金融危機對建材工業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2007~2008年,當投資還在緩慢增長的時候,水泥、玻璃消費已經開始出現明顯下滑趨勢,投資對水泥等產品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小,原因是房地產投資減小,直接影響到建材主要產品的消費量。單位固定資產投資水泥消費量從1998年的8.8噸/萬元降到2008年的0.8噸/萬元,這期間是逐年下降的。水泥價格在漲,勞動力成本在增長,設備投資在增加,土地投資在投資額中所占比例越來越高,再加上近三十年來,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造成單位固定資產投資水泥消費量逐年下降,下降的速率是8%。雖然投資力度很大,但北京、上海、浙江、山東、廣東等地區水泥行業都呈現負增長。在一季度投資快速增長之后將進入一個減速期,直接影響到建材行業,建材行業可能進入一個低迷期。2009年1-4月份水泥消費是增長的,東部增長趨于平緩,可能部分是負增長;中西部繼續保持增長的態勢,這種增長也不是可持續的。
六、應對措施
加快結構調整。水泥工業結構調整任務還遠沒完成,落后生產能力仍然占總產能的30%以上,結構調整仍然是水泥工業的主要任務。
加快加工制品的發展。水泥行業要加快加工行業的發展。作為企業,單純的原料輸出可能會使發展的路子越來越窄,水泥行業延伸水泥的產業鏈,向制品業、混凝土產業甚至向骨料產業發展,可以使企業更穩固地占領市場。
逐步擺脫對國際市場的依賴。
發展重點逐步向中西部轉移?,F在已經很明顯地看到,東部相當一部分地區出現了水泥產能過剩。
注重節能和環保。
科學發展,做好規劃,避免發展的盲目性。相比東部市場,中西部市場的發展勢頭很好,市場需求增長很快,水泥投資熱情很高,但確實也存在盲目發展的現象,需要做好發展規劃。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hdj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