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祁連山:中國建材海拔最高的水泥生產線誕生記
水泥業務是中國建材的壓艙石業務,從2012年進入成熟期后,我們緊扣時代命題,深耕細作、不斷創新,用“點、線、面”的產品邏輯延伸發展。我們專注于“點”,把水泥產品做到極致、技術做到領先、成本做到最低;我們思考于“線”,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大力發展商混、骨料、預制品等業務;我們伸展于“面”,利用水泥高溫處理特性協同處置危廢,造福社會、友善地球。
我們對智能化和高端化的探索持之以恒,我們始終追求工業與自然共處的生產方式,我們努力打造環境友好型產業、現代城市標配,我們致力于守護綠色家園、守護城市生態、守護綠水青山、守護居民健康……如果你愿意去了解,就會發現原來水泥是“這樣”。
我們期待用更通俗、更溫暖的話語,為你講述現代工業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期待你的發現,我們在這里等你……
當你乘飛機來到西藏,透過機窗會俯瞰到一座現代化水泥制造企業橫臥在岡底斯山腳,“祁連山水泥”五個紅色大字在預熱器塔頂熠熠生輝,成為西藏中材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的鮮明地標。
這是祁連山水泥在西藏投資建設的首條水泥生產線,也是中國建材目前海拔最高的水泥生產線。
作為集團重點援藏項目,西藏祁連山干部職工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西藏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難挑戰,經過680多個日夜奮戰,在“世界屋脊”建成集團首條綠色化、智能化水泥生產線,并于2021年5月18日點火投產,標志著祁連山水泥“甘青藏”戰略全面落地,成為集團“央企助力富民興藏”的生動實踐。
“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
“援藏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崇高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顯著優勢。缺氧不缺精神,這個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們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極大地振奮了西藏祁連山干部職工的斗志。
站在岡底斯山下,望著眼前這座投資13.2億元建成的指標先進、綠色環保的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示范線,西藏祁連山干部職工感慨萬千。
2012年立項以來,為了尋找符合環保要求的建設場址,拉薩和山南的每一處平川、每一座大山都留下了中國建材人的足跡。
跑項目不易,建項目更難,其中最大的困難來自于礦山建設。普夏石灰石礦山海拔最高點達4826米,地形地質復雜,施工難度很大,是國內建材企業首例雙溜井雙平硐礦山。建設初期,由于道路不通,每次來回需要10多個小時,為了節省時間,建設者在山下搭起帳篷宿營。礦山道路開拓和采準過程中,穿孔爆破設備因無平臺可落,建設者們搭成人梯,將設備拆卸后一點點往上傳遞,人工運輸設備約30噸,最終建成世界海拔最高、地形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的石灰石礦山,保證了水泥生產線按期投產,用行動詮釋了“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
“除了‘托切那’還是‘托切那’”
“以前,甘旦村窮得很,房子破、路也爛,現在房子寬敞,柏油路通到家門口,錢包也越來越鼓,是西藏祁連山幫助我們村摘掉了窮帽子,我想說除了‘托切那’(藏語‘謝謝’)還是‘托切那’。”甘旦村黨支部書記索朗巴珠談起脫貧經歷充滿感激。
“助力富民興藏”是我們的一項重要使命。面對當地重大項目特種水泥供應短缺,依靠強大技術研發力量,成功研制生產了低堿、中熱等特種水泥,填補了西藏特種水泥研發與生產的空白,投產以來為川藏鐵路、定日機場等國家重點工程提供優質水泥50萬噸,累計上繳利稅648萬元。
堅持把富民措施落到實處,通過相關方采取勞務用工、原材料運輸、設備租用等方式,每年為農牧民增收5000萬元,直接實現當地農牧民轉移就業100多人,間接產生就業和增加收入崗位200多個,每戶每年增加固定收入8-9萬元。
西藏祁連山被山南市授予“轉移安置就業示范基地”稱號,展示了“國之大材”的央企擔當。
“讓山南天更藍、水更清,景更美”
“看到西藏祁連山處處花紅草綠,一步一景,感覺不像是一個水泥廠,更像是一個花園。”昌果鄉甘旦村村民扎西歐珠在受邀參觀生產現場后臉上流露著驚奇。
3年來,西藏祁連山按照“邊建設、邊恢復”原則,最大限度降低對周邊林地植被及生態環境的擾動,并有效利用礦山海拔坡度大的地形,建成礦山下運皮帶勢能發電系統,每噸石灰石運輸可發電0.6度,年節約成本約100萬元。同時,充分利用西藏海拔高、日照時間長的特點,大力推進建設光伏玻璃發電項目,引領西藏建材企業走節約發展、清潔發展之路。
僅2021年企業投入治理資金2300多萬元,覆土1萬平方米、撒播草籽3.5萬平方米,植被恢復治理8公里,栽種適合西藏地區生長的柳樹、紅沙柳、榆樹、沙棗棘等3萬多棵,制作生態袋擋墻8000平方米,成為當地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典范企業。
西藏祁連山將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生態優先,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全心全意守護雪域高原,努力打造世界屋脊上響當當、亮晶晶的璀璨明珠。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