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來了!項目建設是重點
為推動各地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快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政策、穩經濟一攬子措施,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國務院擬于8月下旬組織開展第九次大督查,對山西、內蒙古、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行實地督查。
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重點圍繞穩增長、穩市場主體、穩就業保民生、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五個專題,以及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防止層層加碼和“一刀切”,保障糧食和能源安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方面征集問題線索。
據悉,今年以來,國家部門多次召開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經濟增長作為當前最重要任務。
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經濟、改革、生態等多方面作出部署,提出今年“要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穩定經濟大盤”。
5月,國務院印發《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包括6方面33項措施。
與水泥需求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地方專項債等再次被提及,在穩住經濟的措施中占有重要位置。這對于當前飽受下游需求不足的水泥行業來說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如《措施》中提到,要抓緊完成今年專項債券發行使用任務,加快今年已下達的3.45萬億元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在6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力爭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畢。
《措施》中還明確表示要加快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對沿江沿海沿邊及港口航道等綜合立體交通網工程,加強資源要素保障,優化審批程序,抓緊推動上馬實施,確保應開盡開、能開盡開。支持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行3000億元鐵路建設債券。
在國家版“穩經濟33條”發布之后,穩住經濟的集結號和沖鋒號已然吹響,各地也紛紛行動起來,推出地方版的一攬子穩經濟措施。穩投資、促消費,一系列超常規的措施,旨在全力穩住經濟大盤。
如北京“穩經濟45條”、上海“重振經濟50條”、吉林“穩經濟43條”、福建“穩經濟48條”、浙江“穩經濟38條”……
觀察各地出臺的穩經濟措施,既有落實國務院“穩經濟33條”的配套措施,也有各省自己的增量措施。
投資是穩增長的關鍵措施之一。在穩投資方面,多地開足馬力,在加快水利、交通等方面制定了“施工圖”。
如浙江推出38條穩經濟政策措施,明確接下來要擴大有效投資,加快省“十四五”綜合交通規劃實施類項目推進,加快推進民間投資重大產業項目,促進民間投資穩定增長。
此外,7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召集人何立峰主持召開協調機制第一次會議,傳達學習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指示和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會議指出,我國經濟正處于企穩回升關鍵窗口,三季度至關重要。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是穩經濟的重要支撐。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是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重大部署。
會議要求,協調機制各成員單位要突出當前工作重點,一是要選準選好項目。二是要盡快投放資金。三是要加快開工建設。
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專項債還是交通基礎設施的,均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水泥行業。特別是專項債的使用進度加快將顯著化解目前各地出現的重點項目開工慢、進度遲緩的現狀。而加快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則是保證了水泥需求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能夠保持相對穩定。
編輯:孫蕾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