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點產業技術發展方向確定
《國家產業技術政策》指出,未來5到10年,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國實現現代化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關鍵階段。面對科技革命與知識經濟浪潮的興起,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提高國際競爭力,已成必然選擇。制定和實施適應新形勢的產業技術政策,明確在這一時期國家產業技術發展的戰略目標和重點,積極推動技術創新能力與產業技術水平的提高,是推進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舉措,對于提高我國經濟整體素質,為21世紀前50年奠定持續發展的基礎,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建國5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經過長期不懈地建設和技術開發、技術改造以及大規模技術引進,我國已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規模相當龐大的生產技術體系,一批重大技術裝備已基本立足國內生產,重點行業技術水平與國際間的差距明顯縮小。但總體上看,我國要趕上國際先進水平,仍需做出更多的努力。
針對目前我國產業技術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差距,《國家產業技術政策》指出,我國傳統產業技術水平偏低、高新技術產業處于起步階段,產業規模小,技術基礎薄弱,技術創新能力和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不足。我國鋼鐵、有色金屬、電力、機械、石油化工、煤炭、建材等傳統工業的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多數大中型企業關鍵技術的開發與應用能力相對不足,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創新成果產業化遲緩,技術開發與創新經費投入低,大大制約了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體系,多數行業的關鍵核心技術與裝備基本依賴國外。
為此,《國家產業技術政策》提出,重點產業技術發展方向是,重點發展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先進制造技術、新材料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能源技術、海洋技術等,有重點地發展高新技術及產業化,提升傳統產業技術水平,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國家產業技術政策》提出,在新材料領域,根據國際高新技術新材料的發展趨勢,要集中力量重點攻關,開發超細粉體材料技術與納米新材料技術,力爭在納米材料制備與納米器件制造技術上與國際保持同步。要進一步拓展納米新材料在農業、微電子、能源、環保、醫療、化工、建材、交通運輸等領域的應用。大力發展新型金屬結構材料、新型非金屬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和新型復合材料技術。重點開發多功能、機敏、智能、仿生等復合材料,形成生產群體。
煤炭行業:要大力發展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大型露天煤礦開采技術以及煤礦安全技術;積極推進潔凈煤技術,實現煤炭開發、生產、利用的清潔化。近十年的目標是大力提高煤炭生產機械化和綜合機械化水平,大力降低原煤直接燃燒比例,提高發電用煤在煤炭消費中的比例,重點發展低污染、高效率的清潔燃燒技術;積極推進煤炭的高技術利用,發展煤炭氣化、液化技術,煤層氣開發利用技術,水煤漿替代燃料油技術。
建材:大力發展可降低環境負荷和有益健康的生態建材技術和產品,以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和非金屬礦深加工為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點;發展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技術與裝備,優質浮法玻璃生產工藝技術與裝備,高檔衛生陶瓷生產技術,以煤矸石、粉煤灰為主要原料的新型墻體材料生產技術與裝備;發展化學建材生產和應用技術,高性能保溫隔熱材料,建材工業窯爐節能與余熱利用技術,玻璃纖維及其增強制品生產與應用技術,納米級超細粉碎技術與超細粉表面處理技術,處理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的"生態水泥"等建材產品生產技術,高性能內外墻涂料和環保型裝飾裝修材料技術。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