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前治: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實現水泥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由中國水泥協會以及拉法基集團共同主辦的“中國水泥大型企業領導人圓桌會議”已于6月17日在四川都江堰順利召開。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在發言中指出,國內水泥企業應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實現水泥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盡管中國水泥產量已占全球近半,水泥出口在國際市場也近占40%,但進駐世界前十強的中國水泥企業卻寥寥無幾。然而,進駐中國水泥市場的國際大水泥集團已有7家。中國水泥市場已國際化,走向世界的條件也已成熟,這對國內有實力的大型水泥企業而言,走向世界已是迫在眉睫。
雷前治在發言中指出,盡管中國水泥工業在循環經濟方面有著其自身獨特的優勢,然而,中國水泥工業的循環經濟標準、政策制定還比較落后,水泥循環經濟工作發展也比較緩慢,仍然處于摸索階段,實施起來步履依然艱難。而拉法基集團在循環經濟理念及可持續發展方面卻有著極為豐富的創意和實踐經驗。他號召國內水泥企業要向國際先進水泥企業拉法基學習,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在分享日本循環經濟考察感受時,他說,日本社會在利用循環經濟理論發展經濟、建設循環型社會方面取得的成效非常明顯,中國與它依然還有著很大的差距。他認為,大量利用工業廢棄物作為生產水泥的原料和燃料是水泥行業節能減排,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全球氣候變暖的一個亮點,因此,在處置工業廢棄物方面,中國有必要向日本學習,按照循環經濟理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為建設循環型社會,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來實現水泥工業的可持續發展。針對水泥產業,他還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議:
一、建議國家在制定“十二五”水泥發展專項規劃以及修訂的水泥工業產業政策時,把利用工業廢棄物來生產水泥納入其中。
二、在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方面,把稅收優惠的欄目按照日本的可利用廢棄物來進一步的擴大、明確,有一些列入廢棄物利用的優惠政策里面去。
三、中國的廢棄物跟國外有很大的差別,直接把國外的技術引進來,直接利用國外的技術可能還有些問題。因此,在這方面,建議國家采取引進消化吸收科技攻關,自主開發,走這樣一條路來推動中國廢棄物的處理工作,希望科技部能對中國利用廢棄物給予一些技術攻關的財政撥款。
四、希望國家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中心城市能建一些規模在五千噸以上的示范工廠,對這些工廠除補貼攻關費用以外,同時對于貸款能給予貼現。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hdj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