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評論(0)
2022年3月,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西藏自治區發現,昌都市水泥項目批小建大,生態破壞問題突出。
2022年3月,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西藏自治區發現,昌都市水泥項目批小建大,生態破壞問題突出。
一、基本情況
昌都市現有水泥企業3家,4條水泥熟料生產線,總產能為360萬噸/年。其中,3條水泥熟料生產線屬“十三五”期間新建,新增產能合計270萬噸/年。
二、主要問題
(一)生態破壞問題突出
現場督察發現,西藏開投海通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水泥)野蠻施工,采區和礦區道路兩旁廢渣棄土大量順坡傾倒,導致礦區形成大面積高陡邊坡,且未落實礦區生態修復措施,生態破壞十分嚴重。昌都高爭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爭建材)石灰巖礦山將開采的礦石從海拔約4600米的山頂,直接自然滾落到海拔約4200米的工業廣場,形成高差約400米的碎石陡坡,礦區山體自然生態破壞殆盡,安全隱患十分突出。八宿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八宿水泥)石灰巖礦山未落實環評“邊生產邊治理”要求,沒有采取作業區及運礦道路灑水降塵、堆存物料防塵苫蓋等抑塵措施。
2022年3月27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海通水泥未落實礦區生態修復措施,生態破壞十分嚴重
(二)水泥項目批小建大
《昌都市“十三五”時期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2016—2020)》明確,力爭“十三五”及長遠規劃期間,擁有水泥熟料生產線2條,產量達到120萬噸/年。2018年以來,昌都市推動規劃外水泥熟料項目上馬,到2021年實際建成4條水泥熟料生產線,均存在批小建大問題,產能合計360萬噸/年,產能利用率由2019年的97.4%下降至2021年的63.4%。
督察發現,自治區有關部門批準昌都市4個水泥熟料項目產能合計255萬噸/年,但實際建成產能超過批準產能的41.2%。其中,高爭建材一期、高爭建材二期、海通水泥批復產能均為60萬噸/年,八宿水泥批復產能為75萬噸/年,但實際建成產能均為90萬噸/年。國家有關部門2018年印發的《關于嚴肅產能置換嚴禁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新增產能的通知》明確要求,一旦發現存在“批小建大”的行為,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責令整改,整改到位前不得擅自投產。但當地有關部門監管不到位,放任上述項目違規點火投產。
2022年3月27—28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八宿水泥(上圖)和高爭建材(下圖)水泥熟料生產線“批小建大”
三、原因分析
昌都市貫徹新發展理念不到位,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不力,對水泥企業采礦破壞生態、項目批小建大問題監管不到位。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參考與交流,不代表水泥網的觀點和立場,且不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② 如有侵權及投訴等問題,請聯系水泥網處理(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