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基建資本金下調利好水泥行業
近日,國務院以國發〔2009〕27號文公布了《國務院關于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對各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資本金比例進行了適當的調整。
我們的觀點
該項通知與水泥行業直接相關的在于兩點:
其一,水泥行業的下游需求即房地產投資(普通商品房等)和基建投資(鐵路公路等)的最低資本金比例分別下調了15、10個百分點,這點水泥行業的意義非常明確,因為地產和基建占了整個水泥下游去向的70%,因此該項政策對目前水泥行業需求上有注入一針強心劑;。。其二,水泥行業本身的投資資本金維持35%不變-這意味著政府并未從投資角度去控制目前高企的行業投資數據。
戰略性增持行業的理由沒有變化
我們一直習慣通過兩張圖表來表達我們戰略性增持水泥行業的理由,第一張圖就是圖表2,這張表格就意味著:在通過基建等投資保增長的經濟背景下,水泥一定是率先復蘇的行業之一;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如果經濟復蘇跡象不明顯,則進一步加大投資或者帶動社會投資仍是刺激手段的重要選擇,那水泥還是受益的。――這就是我們戰略性增持行業的關鍵邏輯,即使在局部時間、局部區域內出現了價格反復的行為。
第二張表格如下。通過影響供求關系的四個要素的變化來表明,2009~2010年景氣向上是大概率事件。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隨著時間的推進,對于上述表格中兩個要素做了稍微修正:房地產領域的水泥需求我們修正成明確的環比上升;2010年的供給壓力由“比2009年小”修正成“與2009年持平或略有減少”。
房地產需求成為接力棒的概率在加大
此次政策的明確表態,以及1~4月份呈現的關于房地產的各項數據,都在表明一個重要信號:房地產將肯定不像去年年底市場的預期那么悲觀,而且從最底部復蘇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從我們近期調研企業了解的情況來看:華東、華南區域的房地產需求還比較清淡,尤其該等區域房地產占比較高,成為一季度水泥價格下降的關鍵原因。如果房地產投資復蘇成為現實,則該等區域則能較大程度享受的地產復蘇的高彈性(因為地產用水泥需求目前在底部)
經過5月份水泥股的回調,我們認為目前具備明顯的估值優勢
雖然年初至現在,水泥股整體仍遠跑贏大盤,但5月份水泥股由于受到行業投資快速增長的負面影響,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調,且跑輸大盤,估值相對于大盤已經回到具備吸引力的水平,我們建議增持水泥股,享受基建用水泥高峰期的到來帶來水泥價格向上的彈性,以及地產復蘇帶來的業績和估值提升。
我們認可新增產能是目前行業面臨的一個風險,但我們認為:需求定勝負,而且從過往周期來看,需求占據景氣走勢的主動方優勢。況且,水泥行業歷史上從來都是過剩的,水泥是典型的季節性消耗品,當有需求,且需求快速啟動時,即使全年過剩的產能可能出現一段時間內短缺的現象,也就是需求啟動時帶來的水泥價格和利潤彈性將很大;
在公司選擇上,我們仍遵循景氣階段決定了投資機會差異的判斷:華東、華南區域的彈性或將更大。
由于華東、華南區域的景氣是從底部上拔,上升空間比較大,因此,我們認為海螺水泥、塔牌集團可以給予一定估值溢價,且其業績存在逐漸上調的空間,我們認為該類公司的進攻性較強;
從量的增速與景氣結合來看的話:冀東水泥、青松建化、亞泰集團、華新水泥值得重點關注。
賽馬實業、祁連山、天山股份、ST雙馬等都是2009年高景氣區域且有明確增長的公司,且估值水平相對較低,其投資機會主要來自于EPS逐季超預期和行業整體估值水平提升(其目標估值在行業內的比較優勢在下降)。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hdj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