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杭汽輪集團成套公司的成功之道
杭州汽輪動力集團設備成套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錫明
李錫明與中國水泥網CEO邵俊
4月24日,杭汽輪集團下屬公司——杭州中能汽輪動力有限公司舉行成立5周年慶典。國家發改委節能信息傳播中心副總工程師汝方濟、中國建材聯合會副會長葉向陽等國家、行業協會領導出席了儀式并致辭。作為成立只有5周年時間的年輕企業,“生日”能引來如此高規格領導的重視,不禁令人另眼相看。事實上,2007年就成為全國最大的水泥余熱發電汽輪機供應商的中能汽輪公司,已經擁有目前國內最大的沖動式工業汽輪機生產制造基地。在慶典儀式上,我們見到了杭州中能汽輪動力有限公司的掌門人李錫明,他還有著另一個身份——杭州汽輪動力集團設備成套工程有限公司的一把手。
作為同是杭州汽輪動力集團(下稱杭汽輪集團)子公司,杭州汽輪動力集團設備成套工程有限公司(下稱成套公司)甚至比中能公司還要年輕得多。成立于2007年10月的成套公司,是杭汽輪集團第一家以單純做工程為主的子企業,盡管年輕,背后依靠的杭汽輪集團卻讓它充滿著豐厚的實力,已經在水泥成套工程領域逐漸站穩腳跟。
優越顯赫的出身
資料顯示,杭汽輪集團前身為杭州汽輪機廠,成立于1958年。1995年6月,作為國務院百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首批改制為政府授權經營的國有獨資企業。杭汽輪集團成為中國最大企業500強之一、中國制造業500強之一、中國競爭力100強之一、中國機械百強企業列第19位。多年來,杭汽輪集團有數十項科研成果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2個,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項目2個。李錫明自豪地說,這樣的企業在浙江省、在水泥裝備行業都很少見。
成套公司成立用李錫明的話說這只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杭汽輪集團成立至今已經歷了半個世紀之久,集團公司的品牌和產品質量在行業內早已贏得了良好的口碑。2003年8月后,杭汽輪集團提出了“有限多元化”的概念,即在突出工業汽輪機主業的前提下,有條件、有選擇地推進企業“多業經營”。
于此同時,基于對杭汽輪集團品牌和產品質量的信賴,客戶對集團公司提供成套工程延伸服務的呼聲越來越強烈。事實上,杭汽輪集團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涉足成套工程業務,“當時主要是我們在工程領域沒有專業人才,”李錫明直言不諱。抱著這樣負責而專業的態度,杭汽輪集團多年來一直在積累余熱利用設備成套工程服務領域的經驗和人才,直到身為集團另一子公司的中能公司2007年成為全國最大的水泥窯發電汽輪機供應商——“這樣,水泥余熱發電項目中的三大主機設備里有兩大主機設備——汽輪機、發電機集團可以獨立生產”,如此一來,杭汽輪集團在余熱發電成套工程領域,擁有了更加專業、全面的能力和服務,成套公司應時而生。
李錫明將成套公司的性質定義為“制造業衍生出的服務業”:1、不消耗資源;2、能耗低,服務增值性高;3、主要盈利模式依靠管理和系統。“這也將是杭汽輪集團未來幾年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他介紹說。[Page]
李錫明接受中國水泥CEO邵俊采訪
浙江長興水泥5000t/d熟料生產線應用了杭汽輪公司的設備和服務
正視發展的優勢和“短板”
在中國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成套工程服務行業,專業提供余熱發電設備成套工程服務的企業并不在少數,有些甚至在國內外市場已經占據了不小的份額。同時,中國水泥行業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已經日臻成熟、穩定,新成立的公司要想在成熟的市場內打開一片天地,難度可想而知。然而,年輕的成套公司卻交出了令人欣喜的答卷。
公司成立至今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內,公司已經在浙江完成了多條2000t/d-5000t/d水泥生產線配套余熱發電項目工程,云南、河北、四川等地也有項目正陸續進入開工建設階段。除了國內市場,公司計劃今年開始,將逐漸拓展印度、巴西等海外市場。2008年,公司完成產值2億元,2009年計劃完成2.5億元,并計劃在2010年年底實現5-10億業績目標。
剛成立一年半的行業新秀,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打出這么亮眼的戰績,令人振奮。然而李錫明顯然沒有為眼前的成績而沾沾自喜,反而越發冷靜。他向我們分析道:公司的優勢在于“優越的出身條件”。“我們公司是從設備制造企業延伸出來的,設備企業做成套工程的優勢在于,相比部分設計院,我們對設備的性能更加了解,在方案設計的過程中,我們會力求找到一個最適合性價比的方案,后期更容易做系統優化,提高系統運行效率”。此外,公司也擁有強大的后盾--杭汽輪集團。“成套公司可調動15億左右資金實力,這是集團給我們的支持。”除了可以自主生產供應水泥窯余熱發電項目三大主機設備中的兩大設備產業(這兩大設備產業在行業內也有了相當高的技術水平,杭汽輪集團生產的工業汽輪機更是已經達到產量世界第一、技術世界頂尖的水平)外,豐厚、強大的資金支持也讓成套公司沒有了發展的后顧之憂。
但同時,李錫明也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里。他認為,成套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主要包括1、工程設計、咨詢;2、項目管理;3、設備供應。三項能力構成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但是目前這三項內容發展還不夠全面、均衡。“我們的公司名字叫工程公司,但是嚴格來說還是‘蹺腳’的,”李錫明直言不諱。在他口中所指“蹺”的那只“腳”即是工程設計能力。“我們現在還不具備工程設計能力,目前的工程項目都是與優秀設計院合作。但是作為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工程公司,其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工程設計、咨詢能力,這是必備的。”李錫明嚴肅地表示。
正因為如此,公司2009年主要工作任務之一便是通過集團內部調集和外部設計院引進等途徑,培育自己的工程設計團隊,“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擁有自己的工程咨詢設計能力,在方案設計中,盡可能地發揮我們設備的性能”,“朝著一個真正的工程公司發展、努力”,李錫明雄心勃勃地表示。[Page]
浙江長興水泥5000t/d生產線余熱發電項目發電機組
追求共贏的合作模式
確實,也許正式因為從事制造業出身,整個訪談過程中,李錫明一切以數據為準,有理有據。優點毫不浮夸,缺點也絕不遮掩。這樣扎扎實實、實實在在的辦事風格滲透在了公司發展的各個方面。李錫明告訴我們,成套公司一直貫徹以一種共贏的模式與客戶企業、兄弟單位合作。例如,關于成套公司的利潤來源,他是這樣解釋的:
“第一,人才儲備的費用。如果水泥企業自己實施余熱發電工程,必須引進專業人才,但這不是企業的主業,在1-2年后項目完成之后,這些人才就不再被需要了,但是人才要養30年,由我們公司來代為培養,企業節省下來的費用中,有部分是我們的利潤來源;
第二,避免損失的費用。作為專業從事工程項目服務的公司,在做工程時我們可以為用戶減少浪費,同時,技術在多次使用后會越來越完善、完美。但是用戶無論請了多專業的人員,只做一次項目,一定會有很多的缺陷,會造成浪費。浪費也是損失,用戶可能損失的費用中,部分是我們第二個利潤來源;
第三,采購節約的費用。我們是專業從事總包業務的,我們公司的采購對設備供應廠家來說,我們是長期客戶,他們是短期客戶,我們比較容易拿到一個最優惠的價格。這節省下的部分費用也是我們的利潤來源。”
“以上三塊費用就是我們公司與用戶共享的利潤來源,”李錫明最后總結。
最后一點是,自信
在訪談中,盡管李錫明對成套公司過去一年半取得的漂亮成績幾次都輕描淡寫地帶過,但是還是可以看出,初次試水的成功給成套公司上下帶來了非常大的鼓勵和自信。盡管金融危機給水泥工程裝備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但是目前還沒有大規模開拓國際市場的杭汽輪集團成套公司受到的影響并不是很大。相反地,一些水泥企業為了減少成本、規避風險,更是加快了上余熱發電項目的速度,為成套工程類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發展機會。但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類似的企業加入到這個行業,競爭也將更加激烈,“但是,只要我做得比別人優秀,那么任何時候都有我的機會,如果怕競爭,那只能說明不如人家。”李錫明自信地說。
也許正是這樣的自信,這樣的踏實和誠懇,這樣的專研與努力,以及許許多多我們本次采訪還來不及發現更多優點,才讓杭汽輪集團成套公司能夠走得這么快,才讓我們看到一顆行業耀眼的新星正在冉冉升空。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lq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