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度砂石行業運行分析及后市展望
2022年上半年,國內砂石價格整體弱勢運行。截至6月底,全國碎石價格指數(CSPI)報收93.3點,同比下跌4.97%,全國機制砂價格指數(MSPI)報收97.53點,同比下跌4.99%,一季度砂石價格弱穩運行,二季度后跌幅擴大。
圖1、圖2:全國碎石、機制砂價格指數走勢(點)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分季度來看,一季度砂石市場整體需求不旺,春節節前全國工程項目開工情況穩定,行情持穩運行,但節后市場恢復較為緩慢,北方地區受雨雪天氣影響,砂石需求表現乏力,雖然中旬后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市場逐漸啟動,砂石需求有所恢復,但持續時間較短。一季度末多地疫情蔓延,需求恢復受限,華北地區受環保管控等因素影響,砂石價格上漲,其余多地以跌為主。二季度房地產難掩頹勢,市場信心不足,中南部地區疫情又起,加之高溫暴雨等極端天氣較多,下游施工進度緩慢,各地需求難起,除京津冀等地外,其他地區需求價格普遍下滑,跌幅較一季度有所擴大。
一、行業發展政策法規
1.1多項新標出臺,對砂石標準作出規定
2022年3月11日,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印發《進一步加強本市建設用砂管理意見》的通知。該管理意見要求禁止在本市建設工程違規使用海砂,對建設用砂氯離子含量要求更加嚴格,要求上海市場使用的建設用砂氯離子含量不得大于0.01%,鼓勵供應基地優質機制砂供應上海。
2022年4月1日,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通用規范》正式實施,對結構混凝土用砂石料做出了強制性的規定。同時,該標準提出砂的堅固性指標不應大于10%;對于有抗滲、抗凍、抗腐蝕、耐磨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砂的含泥量和泥塊含量分別不應大于3.0%和1.0%,堅固性指標不應大于8%;高強混凝土用砂的含泥量和泥塊含量分別不應大于2.0%和0.5%;機制砂應按石粉的亞甲藍值指標和石粉的流動比指標控制石粉含量。這表明國家已經從最高等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中肯定了機制砂的應用,這對機制砂未來的應用有重要意義。
2022年4月15日,新版《建設用砂》(標準號:GB/T 14684-2022)和《建設用卵石、碎石》(標準號:GB/T 14685-2022)國家標準正式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公布,將于2022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了完整、科學表述,這兩項新標準對術語定義進行了修訂,并對多處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和檢驗標準也做了增修。其中新版《建設用砂》結合高性能混凝土的需求對I類砂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國砂石骨料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難以滿足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督ㄔO用砂》和《建設用卵石、碎石》是我國砂石行業的重要標準,新標準的實施將進一步增強我國砂石產品品質,對提高砂石質量,進而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為未來砂石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1.2 繼續推進采砂管理,打擊盜采濫采
表1-1:上半年全國采砂管理政策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上半年,全國各地采砂管理規定陸續出臺,劃定“禁采區”和“禁采期”,河道采砂規模不斷縮減,機制砂市場份額將繼續擴大,行業逐步邁向高質量規范化發展道路。除此以外,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專門出臺文件進行非法泡洗海砂山砂行為的打擊和整治,將推動珠三角的海砂淡化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1.3建設綠色礦山,鼓勵固廢利用
2021年12月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自然資源部三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科學投放砂石資源采礦權,合理布局一批大型機制砂石生產基地;重點圍繞尾礦、廢石全面推進原材料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全面建設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加強礦山生態修復,建設綠色礦山;鼓勵綜合利用復雜共伴生礦及礦山固廢。
綠色礦山方面:
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2年行動計劃》,要求相關部門要加強協調和合作,推動砂石綠色基地建設,推進水泥行業等重點企業水泥產品和砂石料等基本通過鐵路、新能源車或國六排放標準貨車等運輸。對于廢棄礦山修復,行動計劃指出要探索開展廢棄礦山重點生態修復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引導高質量的生態修復。完成200公頃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任務。指導1-2個區開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工作,總結典型經驗,形成“兩山”轉化模式。
生態環境部發布《“十四五”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健全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為主體的源頭預防體系,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將會進一步從源頭上規范砂石等行業環評及相關工作,進一步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對砂石礦山企業前期規劃建設和后期運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2022年4月18日,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發布了由自然資源部組織有關單位制修訂的《礦山生態修復技術規范 第1部分:通則》《礦山生態修復技術規范第4部分:建材礦山》等6項推薦性行業標準。其中建材礦山生態修復技術規范分為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原則與要求、基礎調查與問題識別、生態修復方案編制、生態修復方案實施、生態修復監測與管護、生態修復成效評估、生態修復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內容。該標準的出臺,將會對未來礦山生態修復起到重要的“標準化指導”作用,也為未來參與礦山修復的企業帶來了更大的機遇。
固廢利用方面:
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河北將培育一批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龍頭企業,建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名錄并定期發布,打造1—2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示范企業,進廠建筑垃圾的資源化率不低于95%。逐步形成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產業集群。《措施》鼓勵在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海綿城市、園林景觀等各類工程建設中,優先選用符合技術標準和設計、質量要求的建筑垃圾再生產品。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再生砌塊(磚)等產品占同種類產品的比例不低于10%;市政基礎設施工程中使用再生粗骨料、再生砌塊(磚)、再生瀝青混凝土等產品占同種類產品的比例不低于20%。公路工程和預拌混凝土企業優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粗、細骨料。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工程項目,優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做到能用盡用。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自治區2022年堅持穩中求進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的通知》,對新建年利用量1萬噸以上的采用先進適用技術進行工業固廢和再生資源高端化、綠色化、循環化利用項目,每利用1噸工業固廢和再生資源給予10元補助。
廣西為規范礦山生態修復,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結合實際,制定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管理辦法》,文件指出:礦山生態修復不得采出除用于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土以外的礦產資源,不得違法處置剩余砂石土資源,不得以生態修復名義違法采礦或造成新的生態環境破壞。同時各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日常監督管理工作,應當加強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全過程監管,對施工單位落實生態修復項目實施方案、砂石土資源產生及利用等情況定期進行檢查。
北京市建筑節能建材管理中心組織編制的北京市地方標準《建筑垃圾再生產品應用技術規程》(DB11/T 1975-2022)于3月21日獲批發布,將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標準從地方標準的層面規范了再生產品應用的技術要求,是國內首個頒布的建筑垃圾再生產品應用領域的地方標準。此標準不僅首次明確提出了再生材料回填的技術指標,而且還規定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砌體材料、再生骨料鋪裝材料和再生回填材料在園林路面、人工造景、墻景、各類小品等工程上的應用范式,實現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應用于園林綠化、生態修復等領域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同時,該標準的頒布實施也將填補國家標準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應用領域的標準空白,將對建筑垃圾循環再生和資源化利用起到積極引導和推動作用。
二、行業市場運行分析
2.1 需求分析
砂石骨料的下游需求主要集中于房地產和基建行業。2022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難掩頹勢,1~6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跌幅達到5.4%,6月份房屋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負增長34.4%,地產筑底階段仍未結束。基建方面,盡管在政策發力之下,一季度基建投資加速增長,但疫情頻發,基建項目實際推進較慢,而二季度后增速有所回落,加之基建周期較長,對砂石需求的拉動仍未明顯顯現。在此基礎下,上半年砂石骨料的市場需求弱勢運行。
從砂石骨料用途角度來看,可從水泥和商混的的供需情況可以窺見其需求的變動趨勢。經測算,2022年上半年全國混凝土、水泥制品及類似制品使用的砂石骨料約70~75億噸,同比下降超10%,二季度需求同比降幅擴大。
圖2-1:2022上半年砂石骨料需求量同比下滑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2.2 供給分析
(1)采礦權中標情況
上半年,全國通過招拍掛形式成功出讓的砂石礦數量共354宗,共計資源儲量90.6億噸,交易額達374.03億元,呈現“數量減少,儲量不減”的特點。
上半年平均砂石礦權成交價格4.14元/噸,基本持平于一季度的礦權單價。各省成交單價的差距較一季度有所擴大,單價最高的浙江達到32.4元/噸,單價最低的貴州和吉林成交單價不足0.5元/噸。相較于去年同期,全國砂石礦權平均成交價格同比下滑11.25%,主要是華東礦權交易單價下滑所致。具體來看,2022年上半年浙江礦權交易減少,而礦權價格相對便宜的安徽、福建等省份出讓的礦權資源增加,拉低了華東地區整體的礦權交易單價。
圖2-2:上半年各省成功出讓的砂石礦單價差距較大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從區域來看,西南和西北是上半年出讓砂石礦權數量最多的大區,占上半年全國礦權交易數量的五成以上。從省份來看,地處西北的新疆出讓礦權數量最多,上半年共計出讓88宗砂石礦權,其中二季度出讓56宗。除此以外,礦權單價較低的云南和貴州出讓礦權宗數都超過30宗,而礦權單價較高的浙江、江蘇、山西礦權成交宗數均不足10宗。
圖2-3:上半年各省砂石礦權交易數量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不過,雖然從出讓出讓砂石礦權數量不及西南和西北,但中南和華東地區仍是出讓礦權資源儲量最高的區域,單個礦權出讓的平均資源儲量超過7000萬噸。
圖2-4:上半年各大區出讓礦權資源儲量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上半年全國成功出讓的砂石礦權中,共有74宗型砂石礦權成交額超過5000萬元或資源儲量超過5000萬噸,在數量上較2021年上半年有所下降。而從區域來看,華東和中南是大型礦權交易數量最多的區域,華東大型礦權交易數量的大幅減少導致了全國大型礦權交易數量下滑。不過總體來看,全國單個礦權出讓規模呈上升趨勢,這也導致2022年上半年礦權交易“數量減少,儲量不減”。
(2)生產線擬建及投產情況
1-6月全國共有28條骨料生產線投產,新增年產能約1.75億噸,擬建項目149個,年產能超過5億噸。
圖2-5:上半年各省擬建骨料項目情況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上半年投產的骨料產能主要位于安徽、河南和福建等省份,其中安徽省新增骨料產能4100萬噸,河南新增產能2600萬噸??傮w來看,1-6月華東及中南地區新增產能最多,占全國新增產能的70%以上。除此以外,上半年共有5條年產能達到1000萬噸及以上的大型生產線投產,其中規模最大的長九(神山)灰巖礦項目礦山二期項目和遼寧興城市雙核礦業有限公司摸虎山項目年產能分別為3500萬噸和2000萬噸。
圖2-6、圖2-7:上半年投產、擬建項目產能(萬噸/年)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上半年新增的擬建項目主要分布于中南和華東地區,其中中南地區擁有近五成產能。根據上半年的砂石礦權出讓情況,下半年擬建的砂石骨料生產線也將主要分布于中南、華東地區。而根據在建生產線的進度,三四季度中南及華東地區仍有超1.5億噸的產能將得到釋放,彼時對市場將造成一定沖擊。
2.3 價格分析
上半年砂石需求價格弱勢運行。分區域來看,北方地區受雨雪天氣影響,春節過后市場恢復較為緩慢,砂石需求表現乏力,一季度末東北地區受疫情影響,嚴禁跨區域流動,砂石價格普遍下調,二季度油價高位,外銷受阻,加之雨水天氣影響,需求恢復不佳,年內砂石價格跌幅較大;一季度由于冬殘奧會,華北地區環保管控嚴格,庫存處于低位,3月下旬需求漸起,京津冀部分廠家上調砂石價格,二季度后受疫情影響,運輸受限,由于油價高位,砂石價格在成本上有所支撐,年內價格漲幅較大。上半年西北地區疫情四起,交通運輸受限,工地開工延緩,市場需求低迷,價格普遍下滑,管控結束后又逢中高考和淡季市場,砂石需求恢復有限,上半年價格普遍下跌。南方地區上半年價格下跌更為明顯,2月初在基建發力之下,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需求有所恢復,但二季度持續降雨,天氣因素不佳,加之疫情頻發,運輸受阻,需求沒有有效提升,整體來看,華東地區、中南地區、西南地區年內砂石價格皆無起色。
從27個省市機制月均砂石價格指數來看,上半年共有10個省市價格上漲,17個省市價格下跌;其中,北京漲幅最大,上半年上漲30.83%,其次為內蒙古、海南和重慶,分別上漲10%、6.71%和6.5%,其余地區漲幅低于5%;黑龍江、廣東和湖北跌幅最大,上半年跌幅都超過10%,其次為浙江、吉林、山東、安徽、陜西、甘肅,跌幅在5%~10%之間,其余省市月均機制砂石價格指數波動幅度小于5%。
圖2-8:上半年全國27省市機制砂價格指數變動情況(%)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從29個主要城市的天然砂、機制砂和碎石1-6月平均價格來看,一季度共有4個城市天然砂價格環比上漲,21個城市價格下跌,其中湖北黃岡的環比跌幅最大,達到13.95%;共有7個城市機制砂價格環比上漲,22個城市價格下跌,其中唐山的機制砂價格環比上漲19.41%,漲幅排第一,貴陽的機制砂價格下降幅度最大,環比下降28.39%;上半年共有5個城市碎石價格環比上漲,24個城市價格下跌,天津為漲幅最大城市,環比上漲17.16%,貴陽下降幅度最大,環比下跌26.08%。
表2-1:上半年主要城市天然砂、機制砂和碎石平均價格變動情況(元/噸)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短期來看,全國砂石價格仍將呈弱勢運行,或將于四季度初有所反彈。
三、后市展望
回顧上半年,一季度受疫情擾動,二季度又逢降雨高溫,在房地產銷售下行背景下,疊加資金、運輸、中高考等多方因素影響,上半年全國砂石整體需求不佳,二季度價格跌幅有所擴大。
圖3-1:2022年砂石骨料用量總體趨降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展望2022年下半年,從下游需求來看,水泥淡季到來,天氣因素不佳,三季度砂石需求價格恢復受限,預計2022年全年砂石需求趨降,降幅約9%~13%,三四季度地產筑底,基建發力之下,2022年全國混凝土、水泥制品及類似制品使用的砂石骨料將超過160億噸,若不及預期,全年砂石骨料用量或將降至160億噸以下。價格來看,雖然全年價格趨弱,但基建后續發力值得期待,三季度末或將開始回升,部分受高溫降雨影響省份由于“趕工”或將提前恢復需求價格。
除此以外,目前全國有多條大型生產線待投產,預計下半年全國將有超2億噸砂石骨料產能投放,從在建產線進度來看,三四季度中南及華東地區仍有超1.5億噸的產能將得到釋放,彼時對市場將造成一定沖擊。
編輯:祝蕭蕓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