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超百億!中國建材、海螺水泥再度聯手!大企業為何扎堆重慶市場?
7月22日,重慶萬州區委書記于會文,區委副書記、區長聶紅焰在重慶兩江假日麗呈華廷酒店會見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忠虹、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副總裁唐勇一行。
萬州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蒲承明,區領導駱高燕,萬州經開區領導程宏江;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大區執行總裁、川渝區域總裁張來輝,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投資發展部經理張繼堂等參加。
當天,第四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重大項目簽約儀式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會議現場
萬州經開區管委會與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重慶中建材新材料有限公司(西南水泥全資子公司)簽約新材料產業園—綠色建材基地項目。
項目計劃投資約110億元,占地約2000畝,包括建設2條日產64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2條年產1000萬噸精品機制砂骨料生產線、2臺11MW低溫余熱發電機組、年處理20萬噸固(危)廢環保項目和同步規劃建設項目。
預計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約80億元,年入庫稅收約6億元,提供就業崗位約1500個。
于會文、聶紅焰、蒲承明對潘忠虹、唐勇一行前來推動戰略合作表示歡迎,對海螺水泥和西南水泥長期以來對萬州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潘忠虹、唐勇分別介紹了企業相關情況,感謝萬州區委、區政府和萬州經開區對項目推進和企業發展的大力支持。
他們說,萬州區位優勢獨特、交通優勢明顯、營商環境良好,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我們將迅速組建專班,把工作往前推、把時間往前趕,全力以赴推動合作項目盡快落地見效。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區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
多家企業在渝加碼布局
據悉,海螺水泥除上述項目外,今年3月31日,海螺集團張來輝一行在重慶彭水縣簽訂綠色新型材料環保產業園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合作內容為海螺集體規劃總投資約50億元,與彭水縣在智能水泥制造、節能環保、環保新能源、智慧裝配式建筑、石英砂、重鈣等方面開展合作。
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約32億元,年稅收約3.5億元,增加直接就業崗位1000余個,解決間接就業3000余人。
1月18日,重慶經信委網站發布公示,重慶銅梁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將退出一條2500t/d和一條4800t/d熟料線產能用于新建一條73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
6月21日,重慶市銅梁區委副書記、區長萬隆提出,重慶銅梁西南要加快推進遷建項目,力促早日投產達產,彰顯央企擔當,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2月25日,重慶市綦江區舉行“集中簽約、集中開工、集中投產”啟動儀式,其其中包含,紅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綠色環保低碳建材生態產業園項目總投資80億元,將建設兩條8000t/d水泥熟料和配套水泥粉磨生產線,年產2×500萬噸精品骨料生產線,年產2×50萬立方米新型高品質混凝土攪拌站,年產2×50萬立方米干混砂漿項目。
項目建成投用后將有利于整合全市水泥產能、保障主城區骨料需求、消除煤炭去產能影響,達產后年產值50億元。
2021年6月,東方希望重慶水泥有限公司也發布,擬在重慶市豐都縣湛普鎮燕子村建設一32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
近日在重慶市正陽工業園區管委會的大力推動下,正陽新材料公司和弘龍水泥公司正式簽訂合作意向框架協議書進行產能整合,擬共同新組建一家公司,共建一條5000t/d水泥熟料產能生產線,推動黔江水泥行業做大做強,繼續引領渝東南建材市場。
據中國水泥網發布的重慶水泥熟料產能情況來看,截止2021年底,重慶熟料年產能合計5204.9萬噸,前三大水泥企業產能集中度不足50%。
榜單顯示,西南水泥占比18.94%位于第一,海螺水泥占比11.49%位居第三,隨著海螺水泥、西南水泥、紅獅集團等企業不斷布局加碼,重慶市場企業多、大企業云集但規模不大的現象有望得到改善。
圖:重慶地區水泥熟料產能情況
數據來自中國水泥網
重慶水泥市場為何備受青睞?
重慶市場成為各大水泥企業重點拓展的區域市場之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較大的市場潛力以及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
1、成渝雙城經濟圈穩步推進 水泥長期需求有保障
與國內多數省份一樣,房地產行業態勢下行為當前重慶水泥市場需求蒙上了一層陰影,但是得益于基建的加持,當地水泥長期需求依舊有保障。
資料顯示,去年10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正式發布。
作為實施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與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城市群并列的四大城市群中,唯一一個地處西部內陸地區的城市群,成渝雙城經濟圈被認為是未來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巨大引擎。
年初,重慶發布《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2022年市級重大項目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
公布了2022年市級重大項目的詳細名單,其中,重大建設項目877個,總投資約2.6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3600億元;重大前期規劃研究項目266個,總投資約1.3萬億元。
當地行業人士表示,重慶作為西部內陸省份,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夠完善,很多地方尚未通高鐵,作為西部省份,重慶高鐵、高速等基礎建設橋隧比更高,對水泥需求的拉動作用更為明顯,基建投資力度的加大將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起到對沖作用。
2、政策發力供給端態勢持續優化
2021年9月16日,重慶發布公開征求對《重慶市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的意見。
明確要求,嚴禁市外水泥熟料產能轉入,鼓勵企業通過市內兼并重組和技術改造等方式退出單條生產線2500t/d及以下的普通水泥熟料產能,不再新增獨立水泥粉磨生產能力。
隨后,2021年底,重慶市經信委發布《重慶市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行業產能置換操作辦法》,指出將對市內涉及煉鐵、煉鋼、電解鋁、鋁錠、水泥熟料及平板玻璃等建設項目進行產能置換。
上述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對于重慶水泥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營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將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近年來隨著常態化錯峰生產的推進,一方面重慶市場內部企業形成了良好的競合關系,錯峰生產政策執行力度較強;
另一方面,重慶與周邊四川、貴州、湖南等地聯動錯峰機制不斷優化,為行業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
3、便利運輸條件支撐水泥長距離運輸
除上面因素以外,較為便利的運輸條件也是重慶水泥市場備受重視的重要原因。
重慶地處長江黃金航道中上游,具有豐富的石灰石資源,同時面向長江中下游,水運便利,利于水泥熟料長距離運輸。
業內人士表示,重慶水泥運輸到長三角,水運費用很低,甚至比一些東部省份陸運到沿海市場還要便宜。
得益于此,較長時間以來,重慶都是長三角水泥熟料的重要來源之一。
總體來看,受益于成渝雙城圈建設的拉動,重慶水泥市場需求有望長期保持良好態勢,加上交通運輸區位優勢明顯,行業發展環境持續改善,重慶水泥市場值得期待。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