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龍頭正式上市!這個領域呈爆發式增長!
3月30日,中國海螺環保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螺環保”)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海螺創業、海螺環保董事長郭景彬在上市云敲鑼儀式上表示,海螺環保將不忘初心,借資本之翼,乘風而起,搶抓行業風口,提升核心競爭力,立志成為全球領先的大型環保集團,以持續穩健的業績回報全體股東。
海螺環保成為固廢危廢處置行業龍頭
資料顯示,海螺環保是中國領先的環保型工業固危廢處置企業,通過使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可提供一站式工業固危廢解決方案,涵蓋收集及運輸、測試及儲存、配伍及傳輸、處置及焚燒全流程。2021年9月28日,海螺環保向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表,正式開啟IPO進程。
近年以來,海螺環保持續加快產業布局,主動尋求合作機遇,開啟多渠道融合發展戰略。當前,海螺環保在行業內部的強強聯手,已經開花結果,在進一步擴大市場覆蓋的同時,推動了公司項目和技術的深度布局。
截至目前,海螺環保已建立七大市場區域,業務范圍覆蓋國內北京、上海、安徽、陜西、河南、山東、云南、湖南、江西、重慶、新疆、內蒙古、浙江、河北、山西等23個省、市、自治區,簽約項目超百個,簽約規模達1300+萬噸/年、處置規模達 500+萬噸/年,成為當之無愧的固廢危廢處置行業龍頭。
從2020年的收入來看,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水泥窯協同處置服務供應商;公司也是中國使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處置工業固危廢的最大服務供應商,按營運中的處置能力來看,其占總市場份額的約21.7%,按處置量來看,其占總市場份額約31.1%。
業績方面,上市文件顯示,在過去的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海螺環保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3.97億、7.38億、11.44億和 11.94億元人民幣,相應的凈利潤分別為 2.81億、4.27億、5.58億和 6.47億元人民幣,整體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綠色發展春風正勁 水泥窯協同處置風光無限
海螺環保近年來業績保持高增長態勢與當前國內水泥行業大力推行水泥窯協同處置有著重要關系。
水泥窯協同處置是水泥工業根據自身的工藝特點衍生出的一種新的廢棄物處置手段,相較于其他的固廢處理方式,水泥窯協同處置優勢明顯。
一方面,水泥窯煅燒時溫度可高達1400-1600攝氏度,窯內呈現堿性環境,有效避免酸性物質和重金屬揮發,在這樣的焚燒環境下,二噁英很難形成,有機物被徹底分成無害化。
另一方面,水泥窯煅燒產生的熱能被回收,殘渣和飛灰作為水泥組分進入水泥熟料產品中,有害物質都可全部固熔在水泥熟料的晶格中不能再逸出或析出,最終實現資源化和廢物減量化,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當前,在雙碳背景下,水泥窯協同處置成為水泥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布局。去年12月,工信部印發2021年碳達峰碳中和專項行業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多項水泥標準列入計劃表,包括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規范、生活垃圾預處理可燃物;水泥窯用生活垃圾預處理可燃物制備技術規范等。
同樣是去年底,生態環境部等17部委連個發布聯合印發《“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推動100個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明確提到,加快工業綠色低碳發展,降低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壓力,推動利用水泥窯、燃煤鍋爐等協同處置固體廢物。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剛也曾指出,以水泥行業為例,該行業即同時是減污和降碳的重點行業,通過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能有效激發行業技術變革和綠色低碳轉型。
在生態文明大力推進的背景下,自帶“綠色基因”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危廢項目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以海螺水泥為例,公開數據顯示,海螺水泥擁有145條水泥生產線。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利用其中22條生產線進行投運以及在建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項目,處理規模達277萬噸/年。
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底,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資質能力已達600萬噸,涉及水泥生產線111條,占生產線數量的6.5%,已經覆蓋了全國27個省份。
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鄭建輝預測,隨著擬建在建項目的投放,“十四五”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能力有望突破1500萬噸,占據三分之一以上第三方處置市場,并逐步擠壓傳統焚燒爐、填埋的市場。
如今,海螺環保正式上市,有助于借助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功能,助力公司進一步深化公司在危廢固廢領域布局,搶抓綠色低碳發展機遇,從而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鞏固行業頭部地位。
編輯:敖思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