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限產保價內部機制及其效果預判
本周披露的31地市水泥價格顯示:哈爾濱32.5和42.5水泥價格上調5元,成都32.5水泥價格下調30元,蘭州32.5和42.5 水泥價格上調20元,天津部分企業下調20元。其他持平。
本周市場最關心事件是浙江省由協會協調、各大企業牽頭、中小企業配合再次開始全面執行“限產保價”,先由浙江價格“鍋底”部位的衢州、金華、建德、蘭溪、紹興開始,共停40多條生產線。
該事件首先說明兩個問題:(1)浙江1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增12%、水泥產量同比下降13%,浙江水泥產能過剩,需求至今仍未有效釋放、開工率仍處于低位;(2)企業開始積極響應配合應對市場。
1-3月浙江部分地區曾經執行過限產保價,但并未有阻止水泥價格下跌、限產結束后復產導致水泥價格進一步下跌。同樣廣東地區也一直有限產保價行動,事實證明價格穩定一段時間后繼續下跌。
聯盟脆弱的原因在于:(1)水泥保存期在3個月左右,若需求仍不啟動聯盟很難超過3個月;(2)區域交通發達,600公里的競爭范圍限產300公里并不有效;(3)企業沒有股權關系利益不一致。
事實上,水泥價格上漲要么是需求拉動、要么是成本推動,或者在短期內炸掉諸多小水泥實質上減少產能導致。在產能過剩前提下靠限產提升價格作用有限、即使有提升將是有限的和不可持續的。
本次限產的時點說明:(1)往年該時早就順利提價,而此時供需形勢確實弱于上年;(2)若聯盟能夠有效維持到6月(梅雨季節)后,屆時若基建需求釋放,復產后或不至于導致價格下降。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lq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