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峰會|艱難中“穩”發展!撥開云霧看2022中國水泥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房地產等多因素影響水泥行業經歷了近年來最為艱難的一個階段。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國累計水泥產量9.77億噸,同比下降15.0%,創下近11年新低。
與此同時,“雙碳目標”、綠色轉型、節能降耗、智能化升級……接踵而至,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歷史重任不斷疊加。在嚴峻的形勢下,水泥行業如何迎接新挑戰,逆勢翻盤并持續推動行業的綠色高質量發展?中國水泥網于7月11-12日召開了“2022中國水泥產業峰會暨TOP100頒獎典禮”,邀請業界領導、專家等共同探討行業新變化,為行業健康發展尋找方向。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原會長喬龍德,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高登榜,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建材處副處長張緒武,國家發改委重大項目原稽察特派員牛建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張立群,中國建材新天山總裁肖家祥,中國建材股份公司副總裁張金棟,天瑞水泥總經理丁基峰,安徽海螺水泥總經理助理兼大灣區總裁潘忠虹、浙江區域總裁丁正平,山東泉興能源集團董事長張宗輝,上海水泥協會會長匡鴻,河南省建筑材料工業協會會長王愛貞,山東省水泥行業協會會長趙利平,湖北水泥工業協會會長王學軍,華潤水泥副總裁李維,華新水泥副總裁楊宏兵,亞洲水泥(中國)控股副執行長俞劍屏,新天山水泥營銷總監朱立勝,河南中聯同力材料有限公司總裁陳立新、副總裁悅偉、總裁助理朱其川,中國葛洲壩集團水泥市場營銷事業部總經理魏紅年,東方希望重慶水泥總經理侯健,山東泉興晶石水泥總裁陶志銘,福建龍麟集團總經理許阿強,前海聯合交易中心總經理董峰、CFO李佶,媧石水泥集團有限公司銷售總經理王建新,湖北京蘭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沈丹,惠州市光大水泥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延文,陜西聲威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集團副總經理王永,四川星船城水泥總工程師林廷全,寧夏瀛海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范海龍,江蘇鶴林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斌,兆山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黃凱炯,陜西北元集團水泥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楊鵬飛,浙江新都水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建國,福建源鑫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必松,藍譜投資董事潘永紅,中國水泥網創始人、董事長邵俊等水泥企業負責人、行業協會領導、技術專家、設備商代表參會。
上半年水泥市場挑戰重重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建材處副處長張緒武在致辭中表示,今年以來水泥行業運行呈現較大壓力,總體表現出成本上升、需求下降、效益下滑的經濟運行特征,產量、營收和利潤均不同程度下滑。
價格方面,中國水泥網創始人董事長邵俊稱,今年上半年全國水泥均價持續大幅下跌。截至7月8日,全國水泥價格指數報收143.46點,較年初下跌22.2%,跌幅遠超去年同期的7.4%。利潤方面,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首席分析師鄭建輝預計全行業利潤總額上半年預計僅400億左右,同比下滑超40%。
對于導致上半年行業價格、效益大幅下滑的原因及接下來要面對的困難,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原會長喬龍德,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高登榜,新天山水泥黨委書記、總裁肖家祥等行業領導進行了深一步分析。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原會長喬龍德指出,上半年水泥市場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庫存增加越來越明顯,導致水泥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在此情況下,一些地區、企業、領導不是采用正確有效的辦法維護行業利益反而用簡單粗暴不理智的辦法去應對,消極跌價,造成一些區域,企業經濟效益嚴重下滑。
喬龍德更直言,如果讓無序競爭的價格戰打起來,水泥行業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規律就會被破壞,行業就會陷入困境,歷代水泥人的心血將付之東流。
“上半年水泥行業經歷了近6年以來最困難的上半年,導致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抗力的客觀因素—疫情。”肖家祥在講話中表示,疫情打亂了水泥企業生產節奏,造成旺季不旺,價格不升反降,嚴重挫傷行業信心。
對于下半年行業的形勢,肖家祥判斷雖然下半年需求會增長,但是三季度依然十分困難,預計四季度市場行情也不會特別旺。另外,供給端部分地區新增產能還在投放,水泥生產成本或維持高位。故而他認為要想短時間之內跳出全行業虧損的坑底,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
同時,水泥行業綠色轉型任務艱巨。高登榜在講話中強調,水泥行業近些年在生產過程、裝備技術、企業管理等方面均取得優異成績,我國水泥生產工藝已經站在了世界先進水平之列,水泥行業當務之急需在綠色發展、技術升級、“雙碳”目標上進一步提升。
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共克挑戰
面對新挑戰,謀劃新發展。在產能過剩、需求不足、水泥市場競爭激烈、行業效益嚴重下滑的行業背景下,水泥行業如何應對?
“良好的效益是支撐水泥行業改善的基礎。”高登榜在講話中強調。因此,面對當前的行業形勢他要求行業要認真分析困難的實質,疫情影響是階段性的,企業不能自身驚慌失措、無以應對。尤其水泥企業不能破壞市場,市場一旦破壞就會很難修復。企業要堅定信心、維護好市場。
肖家祥也表示首先要保持理性、堅定信心。尤其是在困難的時候,對形勢的判斷一定要客觀、理性。當下來看他認為落實好錯峰停窯政策是擺脫行業困境的唯一措施。“水泥行業矛盾在于產能嚴重過剩,中長期而言,要繼續從控制新增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入手。”肖家祥透露。
張緒武在講話中指出,錯峰生產是促進水泥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節能減排、提質增效的好辦法,行業要堅持不懈做好水泥常態化錯峰。下一步要推動全國水泥錯峰生產地域和時間的常態化,進一步鞏固去產能成果,保持利潤率在合理水平,促進水泥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和質量效益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經濟充沛的增長潛力正在加快釋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在報告中表示,2022年中國經濟必將克服疫情沖擊等重重困難,實現持續回暖、回升的運行態勢。“尤其是基建將全面提速,接下來各地基礎設施建設一定會呈現較為強勁的復蘇態勢,由此也將對水泥行業的恢復起到推動作用,水泥需求下半年將快速回暖。”張立群表示。
關于房地產,張立群同樣給出了積極信號:今年房地產市場將逐步回暖,房地產投資有望筑底企穩。他認為無論是從當前一系列政策的調整,還是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來看,房地產行業經過這兩年的深度調整后必將重新回到發展的軌道。
鄭建輝也預判下半年水泥需求將有所好轉,預計同比回漲超2%,其中,基建仍有發力空間是2022下半年水泥需求的保障。全年來看,他預計全年水泥需求下降超6%,均價下跌2%~4%,2022全年利潤預估1100億元左右。
水泥行業綠色智能轉型刻不容緩
高登榜指出,綠色高質量發展是水泥行業今后五年的關鍵任務。水泥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時間緊迫。張緒武在致辭中提出水泥行業綠色化發展要聚焦節能降碳增效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通過加大節能減碳技術改造和節能減碳新技術開發與應用,加快實施綠色低碳的技術改造,鼓勵企業實施創新發展,積極采用先進的節能減排和綜合利用技術,提高水泥行業能源資源利用效率。
煤炭和電力是水泥行業能源的主要來源。在“雙碳”目標、電價市場化、煤價上漲等綜合大背景下,水泥企業通過加大力度發掘生物質替代燃料、光伏可再生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燃燒和電力消耗,逐步提升“綠色能源”使用比例。不僅能夠提升自身應對外部風險的能力,更有利于助推水泥行業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在會議上,不少業內領導專家對水泥行業碳減排方式等建言獻策。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高玉宗會上分析了生物質燃料替代化石類燃料具有碳減排、灰分利用、來源廣泛、技術改造簡單易行等優點,以5000t/d為例,按尾煤占熱耗的70%且全部用生物質替代,可政策性減少CO2排放37.3萬噸/年。陽光新能源在演講中表示,新能源綜合應用兼顧減排與成本綜合利用,將電力系統在源網荷儲協同各個階段全面應用。
對于水泥行業智能化升級,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原會長喬龍德專門以《將新發展支撐在網信數智化延伸提升的驅動力上》為主題作重要報告。他指出,以數字科學為根基與特征的第四次科學技術革命是當今和未來世界各國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中國水泥行業幾十年來,技術裝備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但整體效能、潛能的挖掘無法實現。只有將現有的技術裝備與信息化、網絡化、數學化、智能化的結合融入新的功能才會使潛能發揮。
機遇與挑戰并存。現如今水泥行業綠色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方向已然明了,未來將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