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減排 水泥行業參與碳交易還要注意什么?
2021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截至2022年10月21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96億噸,累計成交額85.8億元。在近日例行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向社會公布了這一年多來,全國碳市場運行情況,并介紹了下一步的重點工作。作為碳排放大戶,并且即將被納入交易體系的行業,水泥行業除了探索碳減排路勁,數據質量和碳資產管理同樣必須得到足夠重視。
數據造假將被嚴查,規則學習至關重要。生態環境部針碳交易數據質量問題表示,已向社會公開四家機構碳排放報告數據弄虛作假典型案例。這不由得令人想到了個別水泥企業近年因為污染物數據造假而被處罰的案例。雖然目前水泥企業還沒有被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但由于生產環節碳排放點位多,檢測難度大,對于規則認知和了解程度有諸多差異,未來水泥企業是存在無意間出現數據偏差問題的,甚至可能會被認為“主觀造假”。
面對這一潛在風險,水泥企業除了樹立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更為關鍵的是抓緊學習碳交易規則的學習和準確精準的核查,將未來數據偏差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新天山水泥黨委書記、總裁肖家祥也曾談到了學習碳交易規則的重要性。他表示,當前水泥行業即將納入碳交易,首當其沖的是要合理制訂碳排放指標分配方案、碳排放的計量、核算及碳交易規則,形成科學規范兼顧公平和效率的的碳管理、碳交易政策和機制。“一定要高度重視雙碳的政策研究。”
除了學習碳交易政策和規則,水泥企業摸清自身碳排放的情況更是未來參與碳交易的基礎。水泥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熟料生產程序中,主要是來自石灰石的分解和化石燃料的燃燒。除了這兩部分,礦山開采、廠區內的短倒以及水泥銷售運輸等環節都涉及碳排放,未來這些是否也將逐步被納入核查也需要注意,爭取做到未雨綢繆。
對于碳資產管理,建議水泥企業要設立專門的碳資產管理部門,不僅要協助生產部門探索切實可行的碳減排方案,將碳排放減排目標完成情況納入水泥工廠業績考核,核算自身的碳排放情況,做好碳排放審計工作和數據儲備,同時要持續了解碳市場的最新進展,開展碳資產管理培訓工作,為將來進行碳資產交易等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碳資產管理工作難度系數很高,涉及到公司的內部管理、生產經營、技術研發、碳資產交易等方方面面的內容,需要在公司不同部門之間協同。
編輯:劉群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