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熱發電多領域出擊 鋼鐵業專家出席第五屆峰會
圖為資料照片
第五屆純低溫余熱發電國際峰會將于3月27日在上海隆重召開。本屆會議與以往不同的是,不僅探討余熱發電技術在水泥行業里的應用,更將邀請國內外余熱發電領域專家,暢談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在水泥、玻璃、陶瓷、鋼鐵等行業的成功應用經驗和發展前景。為此,峰會主辦方——中國水泥網特邀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科技環保部處長黃導在會上介紹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在鋼鐵行業的應用情況。
黃導向本網表示,鋼鐵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同時又是一個高耗能的產業,每年消耗大量的煤,并且生產過程中有大量低于300~400℃的中低溫余熱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利用。僅以燒結余熱利用情況為例,燒結工序能耗僅次于煉鐵工序,一般為鋼鐵企業總能耗的10%~20%。在此工序總能耗中,有近50%的熱能以燒結機煙氣和冷卻機廢氣的顯熱形式排入大氣,即浪費了熱能又污染了環境。
目前,我國大型燒結廠雖然普遍采用了余熱回收利用裝置,但多數中、小燒結廠的余熱仍未得到有效利用。2006年鋼鐵協會調研時,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燒結機配備了燒結余熱利用設備,大部分是蒸汽回收并入全廠動力蒸汽管網,很少利用余熱發電的。而在日本,這部分余熱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并用于發電,比如,日本新日鐵1979年在入幡廠建成世界上第一臺燒結礦低溫余熱透平發電;再如,日本新日鐵君津廠1981年在燒結機的冷卻機上建成一套利用低沸點有機工質F—85循環的余熱發電裝置,簡稱ORCS。
與先進國家相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在我國鋼鐵行業才剛剛起步,成功案例有馬鋼集團燒結低溫余熱利用發電工程、唐鋼低溫余熱蒸汽發電項目、武鋼能源燒結環冷機低溫煙氣余熱發電項目等。據了解,“十一五”期間,太鋼、濟鋼、邯鋼等鋼鐵企業都在計劃進行燒結余熱利用技術改造。
隨著國內低參數、多級進汽和飽和進汽式汽輪機的開發成功,國產化裝備的中、低溫余熱電站也逐漸進入成熟階段,它以節能環保,減少污染排放,經濟環保效益顯著等突出優勢在水泥行業中獲得井噴式發展。因此,發展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將中、低溫余熱轉化為電能,也將成為鋼鐵工業節能降耗的有效途徑之一。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