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你還記得“她”當初的樣子嗎?
孔子說:“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
不知不覺中,十年時間已經過去了,還記得十年前,大學畢業,背著背包,揣著爸媽給的600塊錢,從遙遠的西部遠赴千里來到位于浙江海邊的水泥廠,心里除了對未來的憧憬還有對水泥這個行業的陌生和好奇。后來雖然離開了那個廠,但當初的記憶依舊深刻。
那時候,水泥行業發展層次還沒有達到現在的高度。雖然我們廠是國內水泥龍頭下屬企業,并且在環保、安全以及自動化等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廠區周邊的樹葉上依舊能夠看到明顯的灰塵,門口的道路更是幾乎就沒有好過。
上圖 2013年的曲寨水泥 下圖 2022年的曲寨水泥
圖片來源:曲寨水泥 胡彥昆
記憶中,當時廠里最臟的地方可能就要數發運工段了。那時候廠里還沒有自動化裝車機,散裝水泥還好,袋裝水泥裝運完全靠人工搬運。廠里都是請的外包單位從事袋裝水泥搬運,發運工段環境治理是廠里最頭疼的事情之一。
當然,記憶最深刻還是要數撿鋼球。那時候,每到檢修期,廠里都要把鋼球從磨機中倒出來,再通過分人工分揀的方式,分成若干個規格,這個時候全廠各個部門都會根據人數分到一定的工作量。
汗珠與鋼珠
圖片來源: 廣西魚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王迎春
由于鋼球重量大,且上面附著這水泥,平時還好,最麻煩的是遇到下雨天。雨水會將鋼球打濕,上面的水泥又將鋼球牢牢的黏在一起,分撿鋼球的時候需要一邊砸一邊識別大小,非常的勞神費力。
不過,聽說現在廠里早已經安裝了自動裝車系統,發運工段揚塵問題得到了根本解決。另外,鋼球也不需要再分揀了,大家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除了這些以外,經過這些年的綠化改造,整個工廠的環境更加漂亮了,儼然成了一座花園,還養了大量的雞、鴨、豬、羊等牲畜。
暮色下美麗的中國水泥廠
圖片來源:中國水泥廠 李敬
當然,不僅是小編以前所在的廠,在過去的十年時間里,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國內水泥行業加快了綠色和智能化轉型步伐,誕生了一座又一座花園式工廠。
圖片來源:拉薩城投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 陳亞雄
對于這十年,別人或許不能對水泥廠巨大的變化感同身受,但作為資歷深厚的水泥廠從業者,你們親身經歷著這些改變,見證了水泥廠十年的蛻變,更是參與者、建造者。如果你們珍藏的影像有能夠反映水泥廠十年間工作環境、廠區樣貌等今昔對比之變化可以趕緊來中國水泥網投稿,有豐厚大獎等你來拿!
近日,中國水泥網發起《水泥行業·這十年》攝影作品征集活動。本次征稿聚焦十年間水泥行業各個維度,可以展示水泥企業、工廠十年間舊貌換新顏、今昔對比之變化,也可以反應水泥從業者在這十年間和水泥相關的日常生產、生活故事之細節。借助圖片和文字的力量,講述十年間的對比變化,展示行業歷程和成績。
《水泥行業·這十年》攝影作品征集活動的作品要求、獎項設置、投稿及咨詢等具體內容請點擊活動鏈接查看:《水泥行業·這十年》攝影作品征集活動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