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燃料助力水泥行業迎接碳減排大考!
近期,塔牌集團在回答投資者問時表示,公司規劃每條5000t/d的熟料生產線均建設替代燃料項目,目標是替代30%的煤炭用量,降低能源消耗總量。
何為替代燃料?替代燃料指的是是使用可燃廢棄物作為水泥窯熟料生產,替代天然化石燃料,可燃廢棄物在水泥工業中的應用不僅可以節約一次能源,同時有助于環境保護。數據顯示,如果在水泥生產中使用40%的替代燃料,每生產100萬噸熟料將少排放約10萬噸二氧化碳。
據中國水泥網數據顯示,目前塔牌集團共有三條5000t/d的水泥熟料生產線,包括福建塔牌水泥的兩條以及蕉嶺鑫達旋窯水泥的一條,若采用替代燃料后,由此帶來的資源利用以及碳減排效益將凸顯。
事實上,諸多水泥企業都在替代燃料方面有所布局,海螺水泥便是其中典型案例。
2020年10月,銅陵樅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物質替代燃料項目一期工程建成投產,該項目是國內水泥行業首套生物質替代燃料系統。
項目通過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窯的技術優勢,積極破解秸稈處理難題,項目一期正常運行后預計每年可節省原煤約4.9萬噸,同時可處理掉秸稈等生物質“廢物”約15萬噸/年,且正常運行后還將實現生物質替代燃料替代率超過40%。
而就在前不久,海螺投資有限公司擬投資30億元人民幣,在宣州區水東鎮海螺水泥廠附近新建年產60萬噸生物質制煤項目,據悉該項有望在2022年落戶宣城。
除了海螺水泥外,其他水泥等其他水泥企業也緊緊抓住替代燃料方面的機遇。華潤水泥在滇企業全面推廣替代燃料、碳捕集等技術;金隅鼎鑫水泥聚焦能源替代項目,積極開展生物質燃料作為替代燃料的工業實驗;華新恩施綠色新材料產業園順利開工,配套建設生物質處理等系統;濟寧海螺水泥9MW生物質氣化補充熱能項目成功通過審批……
動作頻頻,水泥行業為何掀起了替代燃料布局與探索的熱潮?這其實與行業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向密切相關。
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水泥行業成為節能降碳重點行業領域;11月,發改委等六部委下發《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要求到2025年,超過30%水泥企業節能降碳指標需達到標桿水平,即噸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達到100千克標煤……
基于此,水泥行業節能降碳已經是大勢所趨,而替代燃料作為一種高效的清潔能源,在水泥行業迎接“碳減排”大考的歷程中大有可為。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動替代燃料在水泥行業的使用?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體系。發達國家的垃圾源頭分類工作起步早,成熟度高,致使最終送入水泥窯協同處置的衍生燃料熱值高、水分低。而我國垃圾分類剛剛開始,垃圾含水量高達45%-60%且無機物含量高,水泥廠若想提高熱值就需要在將生活垃圾投入回轉窯之前進行預處理,降低含水量和無機類雜物。這就意味著水泥窯處理生活垃圾實際上是水泥廠的“負擔”。由此可見,隨著我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或將推動水泥窯替代燃料邁進新的發展階段。
二是國家及地方政府需積極出臺使用替代燃料的鼓勵措施。替代燃料的推廣使用是一項長期性、全員參與的工作。如果出臺的政策不能及時落地,相關懲戒措施尚不夠完善,未使用的企業和主動使用的企業并不能受到相應的懲罰和獎勵,這就很難推進水泥企業主動投入資金開展替代燃料的研究應用。
三是水泥企業自身要加強對替代燃料的重視程度。徹底轉變老舊觀念,綜合提高企業綠色節能意識,科學評估替代燃料研究使用的合理成本,既能夠保障企業的正常生產,又能夠實現減碳目標。
四是完善相關標準體系。無論是帶有熱值的生活垃圾還是工業廢棄物,其中均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部分有害成分可能會對水泥質量造成負面影響,而作為工程建設不可或缺的基礎原材料,水泥質量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針對替代燃料的有害物質成分,也需要建立完善的標準體系,以保障替代燃料在國內水泥行業放心使用。
編輯:李佳婷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