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海拔寒冷地區碾壓混凝土筑壩技術走向世界前列
日前,經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專家組鑒定,水電九局西藏公司依托西藏自治區在建最大內需水電站研發的《青藏高原復雜條件碾壓混凝土綠色筑壩關鍵技術及應用》科研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該電站位于高海拔寒冷地區,是西藏在建總裝機容量最大、單機容量最大的內需水電站,擁有世界海拔最高的百米級碾壓混凝土重力壩。有這里受高海拔、低氣壓、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氣候干燥、強風等惡劣氣候影響,使得碾壓混凝土壩層間結合質量及溫控防裂難以保障。為保證高原復雜條件下碾壓混凝土大壩施工質量,承擔大壩施工任務的水電九局在總結以往工程實際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對碾壓混凝土筑壩技術、綠色建造及智能建管系統進行專項研究,成功解決了高原復雜條件碾壓混凝土制備、溫控防裂、層間結合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確保了電站大壩建設質量,大壩單元工程合格率達100%,優良率達到96%以上。壩體取出26.2米三級配碾壓混凝土超長芯樣,刷新世界紀錄,打破了水電人心中“無壩不裂”的魔咒,表明我國高海拔寒冷地區碾壓混凝土筑壩技術走向世界前列。
該項科研成果的主要創新點體現在,開發了青藏高原復雜條件下碾壓混凝土制備、溫控防裂、層間結合筑壩關鍵技術。發明了混凝土表面保溫保濕防風新技術和當地凝灰巖粉碾壓混凝土應用技術,研發了碾壓混凝土出機口 VC值動態控制技術,開創了青藏高原復雜條件碾壓混凝土壩綠色建造與高質量建設的先例。研發了水電工程復雜開挖料源深度利用等綠色成套關鍵技術,實現“一料多用、物盡其用”和“穩定優質、綠色低耗”的砂石骨料制備,解決了水電工程開挖可用料少且易施工污染的“卡脖子”問題,開創了大型壩后式發電廠房水電工程中無開采料場、不設棄渣場的先例,保護了高原生態脆弱區自然環境,實現了綠色建造。還構建基于數字攣生大壩的智能建管技術體系和系統,解決了覆蓋全參建方全業務全要素的智能建造管理平臺數據治理難題;研發了適應惡劣環境的指標監測、智能噴霧、插拔式通水的智能溫控軟硬件成套系統,實現了全壩全時空智能化溫控,減少了人力資源投入、降低了高原建設者勞動強度,提高了質量水平,為工程建設賦能。
編輯:李佳蔚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