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成立“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礦渣分會”的倡議書
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任務逐年增多,水泥、水泥制品、混凝土等建筑材料需求量也隨之增大,由此帶動了建材行業工業廢渣綜合利用技術的發展。隨著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煉鐵爐的大型化和規模化,礦渣產量增加很快, 2008年,保守估計年礦渣的排放量約為1.0億噸,而礦渣主要用于水泥的混合材或混凝土的摻合料,在全國的建材行業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礦渣的研究和利用早在五十年代就開始,最初是作為固體廢棄物進行研究利用,到了八十年代,礦渣已被建材行業尤其是水泥企業廣泛接受,因此礦渣作為一種商品從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目錄隨之取消。到九十年代,礦渣的精加工技術和作為微細填充料得到水泥生產和混凝土的青睞。二十一世紀,對礦渣的研究應更加深入,更加廣泛,更加開拓,不能只局限于現狀。因此應有組織牽頭,完善礦渣的全方位和前沿技術研究,使我國的礦渣研究和利用水平居于國際先進水平。
礦渣分會是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的分支機構,分會的宗旨是維護會員和行業利益,為會員和政府、社會提供服務,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主要職能如下:
(一)行業代言
代表本行業參與政府有關行業規劃,行業政策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制訂;提出制訂政策和立法建議;參加與行業利益相關的聽證會、論證會等,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代表行業提出反傾銷、反壟斷、反補貼調查或采取保障措施的申請;組織或參與對外貿易爭端案件的訴訟活動。
(二)行業自律
根據行業發展的要求,制訂職業道德準則以及行規行約,并組織落實;保障公平競爭,維護正常秩序,規范行業行為。
(三)行業管理
通過政府授權或委托開展行業統計,監測分析;依法或經授權進行企業資質審查和認定,出具誠信證明;參與或承擔制訂、修訂有關產品標準和方法,組織貫徹并監督實施;協調行業價格爭議;組織或參與行業專業技術職稱考核和評審。有計劃地組織在職人員培訓,提高人員素質及企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規范市場,加強有關部門的監督,使供需雙方必須遵守合同,增強合同的法律效力;并制定出合理的粉煤灰價格體系。使礦渣(粉)能在正常的競爭條件下得到發展。
(四)行業協調
協調會員之間、會員與非會員之間,會員與消費者之間以及不同行業協會之間的關系;協調行業企業與政府部門及其他社會組織的關系。站在全行業的高度把握行業動態,匯總國內外先進技術,為企業提供技術平臺、準確信息,起到搭建企業、投資者與生態環境建材技術力量的橋梁作用。創造公平、和諧、有序的市場環境。
(五)行業服務
開展行業信息交流、信息發布、對外宣傳;業務咨詢、職業培訓、招商引資、展覽展銷和國際交往等服務。與標準起草單位合作,開展礦渣(粉)檢測實驗室的審核和試驗人員操作培訓,提高企業實驗室的整體管理和檢測水平。根據行業現狀和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組織科學項目研究,推動行業技術進步;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創辦專業期刊;成立行業的最高學術機構(學部),為行業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術服務。解答企業遇到的實際問題,協助企業制定發展規劃、生產工藝、技術質量措施、降低成本的有效辦法,協助企業處理質量爭議和糾紛。策劃礦渣(粉)用于重大工程的招投標等。為會員企業提供具體、有效的技術服務。
鑒于貴單位在促進中國礦渣(粉)綜合利用發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特盛情邀請貴單位作為本分會的成員單位。如蒙同意,請于2008年2月13日前將回執單簽字、加蓋公章后傳真并寄到分會籌備處,我們一起進行下一步的分會成立工作。
衷心感謝您的參與和支持!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礦渣分會(籌備組)
2009年1月19日
聯系方式:
北京市朝陽區管莊東里1號 中國建材總院水泥新材所物理室 郵政編碼:100024
聯系電話:010-51167494 手機:13601098768 傳 真:010-65724831
聯 系 人:江麗珍 Email: cbmajlz@sohu.com或jianglizhen@cbmamail.com.cn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