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龍德:水泥企業應有應變能力,要在內在下功夫
受需求不振、疫情散發、天氣不佳等因素影響,今年水泥市場下行趨勢明顯。“量價齊跌”的狀況一直持續到7月初,價格戰也在各地烽煙四起。
但在各水泥企業“哀嚎遍野”之際,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出現。
“我們作為智能化程度相對較高的企業,成本低,競爭力強,哪怕別人價格都到成本線了,我們還有的賺。”浙江一水泥大企銷售負責人曾對中國水泥網表示。
近年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基于信息數字系統的智能化水泥工廠正在引領水泥制造方式的變革,諸多水泥企業踏上了智能升級之路。而這些變革,在價格戰頻起的行業低谷期,開始逐步顯現出作用。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原會長喬龍德曾指出,水泥企業就像是在大海里行進,總希望風平浪靜,但大海畢竟是大海,暴風驟雨常伴,有時還會有特殊的外部沖擊。所以企業不該麻痹大意,不可以用按部就班、風平浪靜的想法來面對外部的沖擊,水泥企業應有應變能力,要在內在下功夫,同時,針對特殊情況有特殊的應變能力。
如何內在下功夫?通過智能化手段來提高效率、降低資源利用、降低能耗、挖掘潛力等無疑是重要方式之一。
譬如,海螺集團投入幾十億的科技研發資金,全面推廣無人駕駛、智能質量控制、專家優化控制、智能裝車機器人等水泥全流程智能工廠技術,同時對各工廠工業數據進行采集、分析,構建起“以智能生產為核心”“以運行維護做保障”和“以智慧管理促經營”的智能化生產模式,形成了水泥智能工廠系統解決方案,在行業率先實現“一鍵輸入、全程智控”。
以專家優化控制系統為例,設置好配料參數和品質要求后,可在節能穩產模式下自動引導生產,并自動實時采集分析數據,優化生產方案,使產品品質、能源消耗等控制目標不斷逼近預設的最優參數。
這些在智能化方向的提前布局,或許也是海螺集團保持強勁核心競爭力的因素之一。
接下來,水泥行業如何持續推進智能化升級?面臨嚴峻挑戰的水泥企業如何平衡市場競爭和企業轉型升級之間的關系?又該率先從哪些地方下手布局?
2022年7月11-12日,中國水泥網將在杭州舉辦“2022中國水泥產業峰會暨TOP100頒獎典禮”,會上,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原會長喬龍德將以“將新發展支撐在網信數智化延伸提升的驅動力上”為主題分享精彩報告,誠邀您一起共襄盛舉、共謀發展!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