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百城新房成交面積降幅超四成 6月房價扭轉下跌局面
今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下行壓力持續,新房整體成交仍徘徊在低位。
據中指院統計,2022年上半年,重點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降幅超四成,成交規模為近幾年同期最低水平;重點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面積約309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2%,與2019-2021年同期均值相比下降31%。
“今年的銷售遠不及去年同期,一方面去年上半年是成交小高峰,另一方面受今年上半年疫情影響,居民整體購房情緒不高,需求釋放緩慢。”諸葛找房分析師表示。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為穩定樓市、促進需求釋放,上半年各地出臺樓市松綁政策超460次,覆蓋城市超200個,創歷史同期新高,房地產行業政策環境進入寬松周期。
受此影響,今年5月、6月市場已經觸底回升,熱點城市銷售面積環比轉增。據中指院初步統計,6月100城新房成交面積環比增幅在五成左右,同比降幅收窄至27%。
“市場成交規模的環比提升,一方面因政策效果初顯,市場情緒有所修復;另一方面因部分城市新房項目集中網簽,一定程度亦帶動交易數據回升。”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總經理曹晶晶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房價也呈現出底部企穩跡象。
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2022年6月,百城新建住宅均價16205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04%,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有41個。
“價格扭轉下跌局面,一定程度上顯露出開發商對市場信心的提升,減少降價促銷的行為,此外,房價的企穩也標志著市場修復取得初步成效。”上述諸葛找房分析師稱。
克而瑞分析師表示,總體來看,5-6月地方紓困政策密集出臺,對市場預期的好轉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對于當前局部市場的回暖行情仍需理性看待。因去年下半年基數較低的緣故,7月同比降幅仍有進一步收窄的空間。
業內人士認為,不同城市樓市復蘇進程和向好程度將存在顯著差異,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銷售復蘇的節奏,將呈現出明顯的分化態勢。
“對于一二線城市來說,目前仍有阻礙地產銷售回暖的因素,首先是部分城市房貸利率加點仍未完全取消,其次是部分城市疫情出現反復。但隨著疫情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消退及更多城市取消房貸利率加點,下半年一二線城市地產銷售的快速修復預期并不悲觀。”國海證券分析師靳毅稱。
其進一步表示,對于三四線城市來說,樓市回暖的痛點來源于本地購房者對于當地樓市的悲觀預期,而此種預期的扭轉,顯然需要更長時間。
“今年下半年,預計有利于行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將繼續出臺,房地產市場將逐步企穩恢復,但全年難改下行態勢,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降幅或超10%。”曹晶晶表示。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