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水泥院去年營業收入突破兩億
科技創新能力始終是合肥院參與市場競爭的優勢。多年來該院對科研開發工作予以高度重視,研制和積累了一大批在水泥及相關行業處于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以這些成果為依托,發展了以粉磨、環保、自動化、耐磨材料為龍頭的眾多產業,產品多達100多項。許多科研項目的研制者不但是項目負責人,還是設備生產的管理者和產品銷售的經營者。走科研、經營一體化道路,使合肥院產生了一大批科技、經營復合型人才。在向用戶提供相關的設計、咨詢和售后服務以及滿足用戶的特殊要求方面,體現了技術上的優勢。由于這些科技人員始終活躍在產品制造、使用的第一線,能夠及時迅速地捕捉用戶反饋的產品信息,使產品得以不斷改進和完善,適時推出新產品,始終保持科技創新的優勢。如該院的節能設備廠對現有產品不斷改進、創新,使輥壓機系統性能一直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粉磨所生產的立磨,2001年合同額達5000多萬元,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環保所的氣箱脈沖高濃度收塵器、星合華公司的新型噴吹收塵器、建材機械廠的高效提升機、耐熱耐磨材料廠的新型耐磨材料等產品一直保持著國內領先水平,上述產品的技術優勢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去年,該院在裝備大型化方面也取得了新的進展,開發制造出了為2000噸/日水泥熟料生產線配套的輥壓機和窯尾高效提升機,并將計算機配料軟件系統和窯筒體紅外掃描裝置成功地應用到4000噸/日水泥熟料生產線上。2001年,的經營比上年有大幅度的增長,全院共簽訂各類合同732份,合同成交總額3357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3.46%。2001年該院技術及裝備全面走出國門,承攬了緬甸700噸/日窯外分解工藝生產線的設計,承包了巴基斯坦2000噸/日水泥廠“油改煤”項目,以及孟加拉國800噸/日粉磨站項目等。這些項目帶動了該院立磨、篦冷機、高濃度袋收塵器等一大批設備出口,出口技術和裝備合同總額達到1800萬元。
2001年,該院在工程設計的數量、規模、類型、區域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全年設計合同額達2100多萬元,技術服務及技術轉讓合同額2022萬元,超過了歷史最好水平;實施了2000噸/日燒成系統的改造,并達到了預期目標;首次承擔1000噸/日低揮發份煤煅燒生產線的設計項目,承擔了國內外一批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設計和改造。
為了加大經營力度,積極參與市場競爭,該院成立了專門經營隊伍,制定了不同的獎勵辦法,調動了經營人員的積極性。他們密切關注市場信息,積極參與投標,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主持該院工作的副院長徐寧告訴記者,為了合理配置資源,充分發揮水泥院的團隊優勢,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加工制造能力,建立健全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去年該院已動工興建了位于合肥桃花經濟開發區的產業加工制造園區。這座園中之園的建成,將會大大提高全院的產業化水平。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