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泥工業規模結構大中小結合格局繼續維持
目前中國有9成水泥生產企業是年產量小于60萬噸的中小型企業。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狀況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將存在,規模結構上的大中小結合以及技術結構上的新型干法與其他節能環保工藝技術的并存,也許正是中國特色水泥工業的特色所在。
在12月13日至14日在京召開的“首屆中國中小水泥企業論壇”上,原國家建材局副局長李儉之指出,水泥是區域性產品,企業生產規模受水泥市場容量和石灰石資源分布的制約。中國水泥企業布局不宜過分集中,平均生產規模也不宜過大。因此,積極引導中小水泥企業健康發展,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李明豫在其報告中指出,中小水泥企業是水泥工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中國城鄉、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仍會存在,受到消費需求、運輸條件以及投資者資金實力和融資渠道的制約,部分地區只能發展中小規模的水泥企業的情況仍客觀存在。因此,大中小結合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中國水泥工業規模結構的基本格局。
李明豫稱,在推動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中,必須要重視中小企業的技術進步,加快中小企業技術結構優化升級的步伐。鑒于日產2000噸以下的新型干法工藝受規模經濟的影響,中小企業不適用的說法,那就應該從政策上允許中小企業采用其他經實踐證明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在節能減排、產品質量和各項產出指標都比較先進的其他工藝技術。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水泥工業的技術結構也不一定是單一的新型干法工藝技術,對于不同規模的企業采用不同的適合其規模要求的能源節約型、環境保護型的生產工藝同樣是應該支持的。規模結構上的大中小結合以及技術結構上的新型干法與其他節能環保工藝技術的并存,也許正是中國特色水泥工業的特色所在。
據悉,國家近些年來頒布的《水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水泥工業產業發展政策》和《關于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等文件,明確規定積極發展新型干法水泥,堅決淘汰已列入淘汰名單的落后立窯企業。這一政策促進了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的飛速發展,預計在2008年年產量占到總產量的60%以上。但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中國還有年產量小于60萬噸的中小企業4,566家,占企業總數的90.2%。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hdj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