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業骨料業務發展報告
一、水泥企業發展骨料業務的歷程及現狀
近年來,隨著礦山整頓等相關政策陸續出臺,骨料行業經歷“洗牌”,水泥企業以產業延伸的天然優勢迅速布局骨料業務。
翻閱水泥上市公司2021年的年報可以發現,行業賽道中的企業普遍出現了利潤收縮的情況。在后疫情時代,成本的上漲成為水泥行業的近憂,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能耗管控疊加煤炭價格走高,推高了水泥生產成本,壓縮了企業利潤,水泥企業整體業績下滑。
圖1-1:2021年水泥企業的水泥業務毛利率普遍下滑(%)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國水泥行業在長久的發展中步入瓶頸期,在房產承壓的背景下,2022年的到來并沒有讓行業有機會翻轉局面。長期來看,在碳中和的遠慮下,疊加成本和疫情的不確定因素,水泥行業轉型升級是勢必加快。
圖1-2:2021~2022年8月房地產投資增速(%)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骨料就是其中一個方向。
我國砂石骨料行業從以自然砂石為主到以機制砂石為主,歷經三個發展階段。2011年后骨料行業迎來第三個發展階段,機制砂石成為行業主角,這也為水泥企業提供了發展機遇,眾多水泥企業順勢布局骨料業務。
水泥企業對骨料的布局早在十多年前就已見端倪,其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
1.1 第一階段發展較為緩慢,年產能投放不足6000萬噸
第一階段(2008年~2016年),各大水泥企業大多在大本營附近打響第一炮。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為了應對危局,我國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對民生工程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給建材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立于風口的水泥企業紛紛新建水泥生產線。混凝土砂石漿料及水泥制品中,砂石占比達到70%~80%,隨著國家基礎建設投資的進一步加大,城市化進程加快,全國骨料需求量快速增大,砂石產量不足也使得水泥出現滯銷狀況。上承砂石骨料,下接混凝土,又受燃料價格影響,為了控制成本和產業鏈穩定,對水泥企業來說,水泥、商混、骨料一體化發展是大勢所趨。2008年底,華新水泥完成了第一條在武穴水泥礦山的骨料生產線,搶先一步入局骨料行業。此后,天瑞水泥、海螺水泥、冀東水泥、中聯水泥等企業也紛紛入場。
在此期間,國務院辦公廳52號文件《關于依法做好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意見》發布,開啟礦山整頓攻堅戰,水泥企業的骨料業務發展較為緩慢,年投放產能尚不足6000萬噸。
表1-1:部分水泥企業布局骨料業務的年份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1.2 第二階段發展速度加快,年投放產能破億噸
2017年是一個風水嶺,2017年《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發布,新一輪礦山關閉開啟。在經歷2017年短暫低谷后,水泥企業的骨料業務發展迎來第二階段(2017年~至今),其對砂石骨料的布局按下加速鍵。
水泥企業的骨料年投放產能開始攀升至億噸水平,骨料業務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此外,企業之間的產能差距逐步擴大,2021年底部分水泥企業骨料產能已經破億噸。截至2022年6月,中國建材骨料年產能超過2億噸,排名全國第一;緊隨其后的華新水泥年產能也達到1.68億噸。而部分頭部水泥企業諸如華潤水泥、媧石水泥、萬年青骨料年產能僅1000萬噸上下。
表1-2:2022H1水泥企業骨料產能TOP10(萬噸/年)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1.3 水泥企業目前骨料產能僅能滿足全國5%的砂石需求
盡管發展速度較快,但相較于國外水泥企業,我國水泥企業對骨料的布局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
據筆者統計,截至2022年7月底,在我國2938多家水泥企業中,有131家水泥企業擁有年產100萬噸以上的骨料生產線(骨料線所屬企業與水泥企業工商名相同,或上一級公司與水泥企業工商名相同),占比約4.46%,另有70余家水泥企業的產線處于擬建和在建狀態,待全部投產后,擁有百萬噸骨料生產線的水泥企業將超過200家。
目前TOP10水泥企業均已進入骨料領域,但按2021年主要水泥上市企業的骨料銷量來計算,骨料產能TOP10的水泥上市企業市占率尚不足3%。此外,截至2022年8月底,據筆者統計,水泥企業的總骨料產能約8~10億噸,僅能滿足全國5%的砂石需求——砂石骨料行業的萬億市場仍待我國水泥企業進一步邁進。
二、水泥行業發展骨料的特征和位置布局
水泥行業對骨料業務的發展,從第一階段的小試牛刀到第二階段的大刀闊斧,生產線的規劃也從局部市場快速發展至全國。而這十余年的發展路徑中,也可窺見一些水泥行業發展骨料的特征和位置布局。
2.1 水泥企業發展骨料的特征
1、產線規模更大
較之業務單一的小型骨料生產企業,我國的頭部水泥企業有更佳雄厚的資金去規劃較大的砂石生產線,使規模效應和經濟效益得以體現。例如近期投產的華新水泥億噸綠色機制砂項目,作為目前亞洲最大的同類生產線,其投產后可年產機制砂1億噸。與此同時,華新水泥下屬公司在湖北陽新又競得一宗年產近億噸的礦權,該項目投產后華新水泥將在湖北陽新擁有兩個年產億噸級砂石生產線項目。
而在大型產線方面,頭部水泥企業的競爭對手還有中電建等資金充裕的國企央企——在華新億噸項目之前,中電建長九(神山)灰巖礦項目曾是世界規模最大的砂石骨料生產線。
2、聚焦優勢區位的礦山資源
骨料屬于短腿產品,但我國的砂石礦產地和需求地并不充分匹配。西部欠發達地區的礦石礦山數量較多,需求卻相對不足,而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都市圈對骨料的需求更大,礦石礦山數量卻較少,這也導致長三角、珠三角等區位較好的礦石礦資源極其搶手,在供求影響下,各省砂石礦單價分化嚴重,浙江等地的礦山單價超過30元/噸,而貴州、吉林等地成交單價不足0.5元/噸。同時,各省砂石骨料的銷售價格也相差甚遠,東部沿海地區的礦山盈利能力明顯更強。
具有優勢區位砂石礦權就像一張高利潤的入場券,蘊含了行業少有的隱形壁壘。獲礦成本高增的背景下,資金優勢讓大型水泥企業以更強的競爭力去獲得礦權,近年來大礦出讓多有水泥企業的身影,大手筆買礦山的頻率越來越高,成交金額少則幾億,多則幾十億。
3、多種項目模式并存
大中型水泥生產企業在建廠選址時多已考慮礦石資源供給,在長期發展下擁有成本更低的礦山資源,水泥企業可以利用原有礦山資源發展骨料,例如華新水泥(紅河)骨料項目,這種模式多用于小型生產行線。其次,多產業協同發展的產業園模式也是很多水泥企業選擇的模式,例如海螺無機非金屬新材料項目,包括建筑骨料、機制砂及裝配式新型建筑材料等。這種模式下的水泥企業可以發揮其產業布局經驗,達到產業協同發展的效果。除此以外,對于環保經驗相對較足的水泥企業,綠色礦山的概念更為深刻。部分項目采用廢棄礦山修復性開發的方式進行,華新億噸機制砂項目就是其一。
2.2 水泥企業的骨料業務布局以中南部地區為主
根據目前的布局來看,盡管生產線遍地開花,但運輸便利,離需求地更近的中南部地區的礦權仍是最受水泥企業青睞的。
以骨料產能排名前三的中國建材、華新水泥和海螺水泥為例。中國建材的砂石項目布局以華東和中南為主,西南地區為輔,雖然目前投產的單條產線產能普遍不高,但數量眾多,在華東和中南地區擁有了超過億噸的年產能。排名第二的華新水泥以大本營湖北為核心,沿長江沿線布局中南和西南的礦權,憑借豐富的礦山資源和便捷的航運通道打通長三角市場。排名第三的海螺水泥則以大本營安徽開局,骨料線多與水泥生產線配套建設,目前項目主要布局于華東、中南和西南地區。
此外,整理近期水泥企業拿礦情況不難發現,中南地區礦權交易最為頻繁。其中華潤水泥和華新水泥于近半年在頻頻拿礦,其競得礦權基本分布于廣西、湖北等中南地區。
表2-1:2022年1-8月部分水泥企業拿礦情況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三、水泥企業發展骨料業務的效益和成本
除了有利于自身平穩運行和水泥需求釋放,骨料的高利潤是水泥企業紛紛下場的重要原因。而相較于水泥項目,砂石骨料項目投資周期短,項目建設投資額小,見效更快。近年來,各大水泥企業的骨料業務營收占比不斷提升,2022年中報顯示,四川雙馬的骨料業務占比已經達到18.68%。
圖3-1:2017~2022H1年主要水泥企業的骨料業務營收占比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3.1 水泥企業的骨料業務毛利率在30%以上
據筆者計算,根據天山股份、海螺水泥等九家上市公司2021年公布的年報數據,其骨料業務綜合毛利率達到56%。此外,天山股份、祁連山、寧夏建材、冀東水泥和萬年青5家水泥企業的骨料業務產能利用率達到64.56%,骨料成為水泥企業增長最快的高毛利業務領域。
圖3-2:2021年水泥企業的骨料業務毛利率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骨料區域屬性極強,不同區域銷售價格存在較大差異。據筆者測算,2022年上半年,天山股份、華新水泥、海螺水泥等7家公司的骨料銷售價格在25元~55元/噸不等。售價差異疊加拿礦成本和設備、爆破、建造、人力等成本的不同,造成各區域和各水泥企業的骨料利潤率差距較大。
圖3-3:2022H1水泥企業的骨料售價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2022年上半年,上峰水泥等10家水泥企業的骨料綜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84個百分點,其中有6成企業的骨料毛利率下滑。但總體來看,華東中南等地的骨料毛利率基本維持在40%以上,對于步入平臺期的水泥企業來說,骨料仍是“水泥+“的優選項。
表3-1:2021H1-2022H1水泥企業骨料毛利率(%)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3.1 不同區域拿礦成本大不相同,頭部企業拿礦成本多數低于5元/噸
拿礦成本是砂石骨料行業最主要的成本之一,不同區位的礦權價格大不相同。
圖3-4:2022年上半年礦權成交單價(元/噸)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十四五”到來,水泥行業利潤率提升進入瓶頸期,水泥企業將骨料行業作為擴張的重點方向,紛紛加速了骨料資源的獲取。近兩年來,中國建材、華新水泥和海螺水泥等頭部水泥企業在礦權獲取上動作頻頻,成交的礦權資源儲量都達到10億噸級別。
中國建材旗下的天山股份將砂石骨料資源獲取作為2022年及“十四五”期間公司的資本開支主要方向之一。2021年至2022年8月,中國建材附屬公司陸續拿下廣西崇左、安徽銅陵、安徽馬鞍山、安徽池州和湖南常德的砂石礦權,涉及骨料資源儲量近10億噸,全部投產后將增加5000萬噸以上的砂石骨料年產能。拿礦成本方面,除了以水泥用灰巖為主礦種的池州礦,其余礦權單價均低于5元/噸,廣西礦單價更是僅有1.76元/噸。
作為中國骨料行業的領跑者,華新水泥也在近兩年拿下了近10億噸的砂石礦資源,在湖北黃石、宜昌、咸寧和云南大理都布局了新礦點,全部投產后將增加近5000萬噸的砂石骨料年產能。拿礦成本方面,除了水泥用灰巖占比較高的黃石礦,其余礦權單價在1元/噸上下徘徊。
近兩年海螺水泥在安徽、廣東和廣西陸續拿礦,資源儲量超過了10億噸。相較于中國建材和和華新水泥,海螺水泥的礦權分布離需求地更近,拿礦成本也更高。其中馬鞍山市博望區薛津建筑用安山巖礦于去年11月以38.25億元競得,礦權單價達到22元/噸,年初競得的廣東云浮市云安區都楊鎮觀音山礦區建筑用花崗巖礦礦權成本也超過了9元/噸。
砂石礦山的獲取是水泥企業發展骨料業務的重要環節,也成為了產能相對落后企業奮起直追的籌碼——華潤水泥2021年新掌握礦山資源11座,全部建成后,通過附屬公司掌握砂石骨料年產能預計將達8490萬噸。成本來看,其骨料資源成本基本低于5元/噸。
具體來看,近年來水泥企業布局的礦權主要分布于中南、華東和西南地區,湖北、廣西和安徽是近年礦權交易最頻繁的省份。在湖北等地的布局,一方面基于水陸交通的便利,另一方面則是對拿礦成本的考慮。相較于江浙等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湖北等地的礦產資源更加豐富,礦權成本更低??傮w來看,除了部分礦權價格較高外,大部分礦權成本低于5元/噸,部分礦權單價不足1元/噸,這也使得水泥企業在骨料業務上可以獲取相對較高的利潤。
四、后市展望及建議
產能過剩、成本高增、房產趨冷,種種壓力迫使水泥企業尋求轉型升級。而“水泥+”的業務之中,骨料業務以其廣闊市場和可觀利潤成為企業進行產業鏈拓展的最佳選擇。當前我國骨料行業向規?;?、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方向發展,過去低門檻、不環保等問題將在政策引導下得到改善。參照國外水泥企業發展路徑,我國水泥企業對于骨料的布局既是明智之舉,也是大勢所趨。
4.1頭部企業規劃產能達億噸級,控制成本或是另一要點
隨著業務占比提升,華新水泥、海螺水泥及華潤水泥等水泥企業對骨料業務的發展作出了相關規劃目標。華新水泥規劃在“十四五”期末非水泥業務的營收占比能達到40%,據目前項目進展來看,預計其骨料業務占比將于近兩年超過10%;海螺水泥2022年全年目標新增骨料產能4000萬噸,“十四五”期間骨料產能目標達到3億噸,其中上半年新增產能870萬噸,下半年剩余產能目標帶來較大壓力;據華潤水泥半年報披露,依托現有礦山,在2025年集團將通過附屬公司控制骨料產能約11420萬噸,目前華潤水泥仍在積極獲取礦權,預計“十四五期間”其骨料產能破億噸將成為現實。
目前中南部區域的礦權交易仍然活躍,礦權單價居高不下,為企業帶來較高的成本壓力,2022年半年報相繼披露,骨料業務毛利率整體下滑。盡管頭部水泥企業的拿礦成本整體較低,但不乏有單價超過20元/噸的高價礦權,對企業的盈利情況造成一定影響。天山水泥就指出下一步要增強骨料業務的競爭力、盈利能力。除了產能規劃以外,在砂石價格趨降的預期下,成本控制或將是未來行業發展一大要點。對于廣大水泥企業來說,需要充分考察運輸條件、礦產質量、拿礦成本等等因素,謹慎拿礦,合理開發。
4.2 預計3-5年后可滿足全國10~15%的骨料需求
我國砂石行業的頭部集中度較低,“小而散”的行業問題仍未解決。水泥企業的參與,也將會以自身資金、產業鏈、技術等優勢去打造一個集中度更高、更規?;男袠I環境。據筆者整理,水泥企業仍有從超過10億噸的砂石骨料產能待投放,目前砂石骨料市場增量需求不足,以2021年的需求預估,預計在3-5年后,水泥企業的骨料產能將能滿足全國10~15%的骨料需求。
近年來水泥企業在中南、華東及西南等地區拿礦頻繁,產線分布也主要集中于湖北、安徽、廣西等沿江沿海地區。根據2021年對骨料需求的測算,中南及華東地區全年的砂石需求約107萬噸,占全國總需求的六成,而水泥企業的待投放產能有7成以上分布于華東和中南地區,頭部的中國建材、華新水泥皆有億噸產能待投放。預計全部投產后,其產能可滿足華東和中南地區13%以上的砂石骨料需求。
4.3 暴利時代已然過去,區域性公司仍有機會
在需求趨降的背景下,產能過剩的危機步步逼近,砂石骨料價格重心明顯下移,2022年二季度以來跌幅擴大,預計未來行業整體毛利率將進入下行區間。隨著中南部區域競爭加劇,骨料的高利潤還能否還能在水泥企業報表里延續,這不光是投資者的疑問,也是水泥企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目前砂石骨料市場進入存量競爭階段,由于技術門檻并不高,水泥企業的大力投入無疑加劇了市場競爭,加快了部分落后企業退出市場的步伐。除了水泥企業外,中國電建、浙江交投等水電企業和交工建企業也在大力布局骨料業務,大型企業的產能沖擊仍將延續。不過,目前行業集中度仍較低,供給結構待進一步改善,區域性公司仍有發展機會。暴利時代已然過去,在高質量砂石占比較小的現狀下,開辟以質取勝的差異化競爭道路或為可行方案。
編輯:祝蕭蕓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