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沁新:經濟危機也是發展機遇
今年以來,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GDP增速從一季度的10.6%下滑到三季度的9%。水泥行業也受到了直接的影響,許多地區在傳統銷售旺季的三季度遭遇了需求下降、庫存增加的低迷局面,而新增產能還將在09年逐步發揮出來,未來還將更加嚴峻。如何應對當前局勢,做好過冬的準備是擺在水泥及相關裝備企業面前的首要問題。
近日,中國水泥網走訪了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礦山機械制造企業、最大的重型機械制造企業之一,為水泥行業提供多種主機設備,在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中信重工的發展是否也受到很大影響呢?任沁新總經理向我們介紹了他對當前經濟狀況的看法和思考。
在他看來,越是在經濟的低潮期,企業越是要投入,做好過冬的準備,才能不受罪。任總說,現在中信開工了20多億的工程項目,為今后的發展打好基礎,而且現在物價走低,特別是鋼材價格大跌,正好低成本投入。一旦等到經濟復蘇,現在的低投入都會獲得高收益的回報了。
而談到現在最熱門的四萬億拉動內需政策時,任總依然保持著冷靜,他認為,這個政策從出臺到實施,時間還很長,對制造業的影響是逐步發揮出來的,不應該過分樂觀,以為冬天馬上就會過去了。對企業來說,還是要做好充分的、長期的御寒準備,要為企業的所有員工負責。
作為國內的大型裝備企業,中信重工的目光早就投向了國際市場,定位于高端市場。目前,該公司的國際市場業務已經占到了45%。比如現在建材行業不景氣,附加值低,那么就要開拓其他領域的裝備市場,比如核電工程。最近國務院核準審批2059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中就有955億元的廣東陽江核電工程和浙江秦山核電廠擴建工程。而且,當前國際市場也陷入低谷,對中國企業來說,能夠以較低的代價進軍國際市場。談到這里,任總還引用了美國一位經濟學家的話,大意是現在還看不到中國對世界的威脅,因為中國沒有走出去。一個只在自己一畝三分田里耕作的人,怎么可能對世界構成威脅?
從和任總的交談中,中國水泥網也感受到了中信重工的勃勃雄心和冷靜態度。對它來說,經濟低潮既是一種壓力,也是迎難而上、做強做大自身的機會。好的市場里也會有差的企業,同樣,壞的市場里有好的企業。做企業,眼光要放長遠,要有布局戰略,才能任憑宏觀經濟怎么變化,企業都能生存、發展、壯大。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