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刺激經濟政策 水泥行業09年回暖
內地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出臺。在消息帶動下,水泥基建股紛紛上漲。仔細分析這十大的措施,基礎設施建設確實成為進一步擴大內需的重點,基建、水泥及建材在多項措施中都有受惠,預計未來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較大幅度提高,相關行業可以保持增長。
水泥股大漲
政策利好的相關行業中,水泥股表現尤其出色,全線大漲,上聯水泥漲幅達126%,臺泥也上揚70%,亞洲水泥和安徽海螺均上升超過30%。刺激經濟方案涉及龐大金額及投資,有助于未來二至三年內市場對水泥需求的持續增長。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萎縮,令水泥需求大幅降低,水泥價格踏入第三季度停止升勢,多間投行都給予行業負面的投資評級。政策出臺是否可以徹底改變市場對行業的看法?
水泥行業的景氣下降由第三季度開始,瑞信在回顧水泥業上半年表現時指出行業仍呈上升趨勢。上半年由于電力短缺和自然災害等原因使產量增長受到一定影響,但收入和利潤仍然實現強勁增長。成本上漲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已成功轉嫁給水泥銷售價格,多數水泥生產廠家的盈利能力得以大幅提升。惟踏入10月以來,傳統的水泥消費旺季卻呈現旺季不旺的現象,華東、華中地區水泥價格一反常態地不漲反跌,水泥生產商面對2005年下半年來首次行業景氣回落的困境。
因此,在刺激經濟方案出臺之前,瑞信分析員表示,由于中國能夠實現軟著陸比起先前想像中更為困難,該行對水泥價格的前景趨向保守,同時降低了相關企業的盈利預測。分析員認為,政策是最影響行業表現的因素,放寬房地產調控及增加基建為行業提供的支持并不僅僅是短期的刺激,而是代表生產商未來盈利增長的潛力。
明年供應過剩壓力消除
政策面已經表示了絕對的支持,那么,這又是不是整體行業的轉機呢?前九個月水泥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2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6%,高于上年同期的47%。截至9月底,水泥項目總投資計劃2048億元,同比增長64%,其中新動工716億元,增長65%。這意味著2009年水泥投資仍將高位運行,產能投放壓力仍未有消除。隨著經濟增長放緩,行業會否出現供過于求?
繼上個月國務院批準鐵道部的2萬億元鐵路投資計劃后,有消息指出,交通運輸部門正在醞釀一個未來三至五年內投資5萬億元的計劃。
根據摩根士丹利估計數字,新政策僅三成與房地產有關,因樓市影響較??;相對而言,水泥業有近半需求來自基建,就成為中央加大基建投資的受益者。有分析認為,只要明年水泥需求增速在7%以上,就不會出現供大于求。
根據內地傳媒引述,按照2007年的數據計算,每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需要水泥一萬一千五百噸,5萬億元的投資總額共需水泥五億八千萬噸左右;如果在五年內完成,平均每年新增水泥需求約一億二千萬噸,相當于2007年總產量的9%,可望消解房地產的負面影響,徹底扭轉需求下滑的局面。
其實無論是交通部早前的5萬億元交通基建投資或是新出臺的經濟刺激方案,項目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大量動工,消息帶來短暫的正面刺激,但是分析相信除了原計劃投資外,新增的投入對水泥需求的拉動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要水泥行業整體重拾上升軌道,或需要等到明年,估計2009年第二季度有可能開始走出谷底。
海螺擴大中西部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龍頭水泥企業在國家重點工程上的競標能力較強,因此,長遠的利好影響將更明顯。也有分析提到,由于水泥運輸的區域性是決定需求的重要因素,建筑行業在用料選擇上區域性很強,在中西部地區基建投放較大,相應地區生產建材及水泥等的上市公司,將成為最大受益者,包括海螺水泥等。
海螺水泥計劃在四川、重慶、貴州、湖南和湖北新建熟料生產線,年產能總計二千四百七十五萬噸,新專案位于中南部和西部地區,這些地區的水泥均價高于華東。因此,瑞信分析員預計,新項目將有助海螺改善利潤率。
瑞信報告指出,海螺水泥2009年四季度可能在華東和華南市場受壓。相對而言,另一水泥生產商中國建材定價力較強,更能抵御需求下降的沖擊。分析認為,中國建材具有很強的債務融資能力,高杠桿比率不會對營運構成嚴重影響,預期集團2009和2010年杠桿比率應會顯著下降。
整體而言,分析員認為,水泥市場有望在2009年下半年回暖,中、西部市場在大規模基建投資的推動下將保持需求強勁。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hdj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