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哈爾濱水泥廠成功改制實現可持續發展

哈爾濱日報 薛秀穎 · 2008-10-29 00:00 留言

  進與退的加減法

  哈爾濱市政府2005年當作“靚女”嫁出的原哈爾濱水泥廠,如今正在變成一位真正的“靚女”。

  以有償承接債務兼并方式收購該廠的吉林亞泰集團,入主后圍繞制約企業發展的高能耗、高污染而進行的大規模技術改造一刻未停:拆除了4條落后的水泥窯生產線,建成了100萬噸水泥粉磨系統,日產4000噸熟料生產線也在礦山破土動工……

  在決定哈水泥廠生存發展的關頭,市政府選擇了“退”,將企業退出國有,用的是減法;實力雄厚的吉林亞泰集團被引入后,又以“新體制、新機制 巨資技術改造”做加法,使企業脫胎換骨。這“進”與“退”中的加減法,稱得上是哈爾濱國企改革中的又一經典案例。

  “雙高”賬單讓“靚女”失色

  不光是市政府,哈爾濱人多年來都視哈爾濱水泥廠為“靚女”。從1932年建廠一直到2004年,72年間從無虧損記錄;所生產的“天鵝牌”水泥家喻戶曉,連農民家蓋房子也專找有“天鵝”標志的水泥。那些年,別人家的水泥300多元一噸賣不動,而“天鵝牌”水泥每噸超過400元仍然暢銷,企業年利潤最高時可達4000多萬元。

  然而,這可觀經濟效益的背后,卻是一連串令人憂慮的生態赤字。

  人們恐怕很難相信,哈爾濱水泥廠年產100余萬噸水泥所用的6條水泥窯生產線中,1號線建于日偽時期,2號線建于上世紀50年代初期,3號、4號線建于70年代,只有建成于2003年的6號水泥窯生產線在改制時能及國內一般水平。“老弱病殘”生產線帶來的不僅僅是產量低,還有高能耗、高污染:1號、2號干法中空窯每生產1噸熟料,消耗標準煤230公斤,高出現在回轉窯的近一倍;3號、4號立波爾窯每產1噸熟料需消耗標準煤180公斤以上,也遠遠高于回轉窯。水泥廠大煙囪排出的每立方米廢氣中,含塵量高達300毫克。遠遠望去,不是黑煙就是黃煙,廠內廠外烏煙瘴氣,附近的民主鄉農民甚至因莊稼受污染減產而紛紛找上門。

  拋開老國企體制、機制落后和沉重的企業辦社會等“包袱”不算,單單由高能耗帶來的高成本,也足以牽制住哈水泥廠發展的腳步。盡管企業從沒放棄過治理“雙高”,一直在堅持“以技術進步求發展”,先后投3000萬元建煤粉車間、投2000萬元新上8號磨,又改善5號窯、改造老礦山,但要應對隨之而來的行業大洗牌,這只是杯水車薪。2004年起,國家調整能源政策,整個水泥行業的煤、電、油、運等生產成本大幅提高;而恰在此期間,以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建設為起點,全國水泥企業擴能改造進入了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民營大型水泥企業和生產線紛紛上馬,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產品價格一降再降。兩方面因素夾擊,很快就斷送了哈爾濱水泥廠的“無虧損紀錄”:當年利潤由2003年的3300萬元銳減至199萬元,2005年便出現了歷史上首次虧損,改制前的1至9月共虧損6600萬元。

  駕馭內外因促成“閃婚”

  哈水泥廠與吉林亞泰集團的重組,稱得上是“閃婚”。

  從2005年8月5日雙方正式接觸,到9月29日簽訂重組協議,這場事關哈爾濱水泥廠這個國家大型水泥生產企業存亡、決定全廠3769名職工命運的變革,前后僅用了55天。

  早在2004年初,哈水泥廠就被市政府列入市屬6戶重點改制企業之一,并明確了改制原則——產權轉讓,引進戰略投資者。隨后,與世界水泥產業排名第一的法國拉法基公司進行了近一年的談判,最終對方因交易價等問題宣告退出。緊接著又有愛爾蘭 C R H公司與我市一頗具實力的企業組成的投資聯合體登場,可幾輪談判下來后,對方態度始終不明朗。

  就在市政府因水泥廠流動資金日漸枯竭而作出“加速改制”這一果斷決定時,吉林亞泰來了。進廠考察后,雙方在班子保持穩定、職工全部接收、生產經營保持連續進行的“三項原則”下,于正式開始接觸后的第12天,即2005年8月17日,簽訂了意向合作協議,同時排出了100天實現重組時間表。當時,哈爾濱水泥廠擁有凈資產4.46億元,雙方談判確定的交易底價為1.53億元,這筆錢將由作為出資人的市政府收回。在此基礎上,收購方要支付原廠與3769名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的3.3億元改制成本,要承擔水泥廠改制期間新增的6000余萬元虧損,要承接所有負債。粗略計算,哈水泥廠賣出的價格至少在5.5億元以上,這無疑使水泥廠國有資產實現了保值增值。

  想不到,這份協議在“100天重組時間表”進行到第43天時就落筆成文了。

  是什么促成了雙方的這場“閃婚”?追蹤這場重組的內幕,記者發現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成功地利用了內外兩種因素。

  首先是亞泰對哈爾濱水泥廠“相思”已久。在亞泰看來,盡管擁有“東北地區最大水泥生產基地”的地位,但水泥產業的區域壟斷性特征,決定了他們要想拿下哈爾濱及其周邊的龍江市場、真正成為“東北王”,必須落足龍江,而哈爾濱水泥廠無疑是他們進入這一地區的最大障礙。為此,亞泰董事長兼總裁宋尚龍曾在2002年10月找上門,主動提出要與哈水泥廠合作。可當時哈水泥廠日子過得正紅火,根本沒這想法,但這為日后雙方的閃電式重組埋下了伏筆。

  另一個外部原因則頗具戲劇性。就在雙方按時間表一步步往前走時,沉默已久的愛爾蘭CRH公司與我市某企業組成的投資聯合體突然找到市國資委,再提重組哈水泥廠事宜。由于愿望迫切,他們答應了市國資委提出的包括“收購方要對哈水泥重組過程中新增的虧損全部接受”等所有條件。這就意味著,哈水泥廠要與該投資聯合體合作,可先有結果,后履行資產審計、清查和評估程序。消息傳出,志在必得的吉林亞泰頓感危機,緊跟著就接受了愛爾蘭CRH等投資聯合體答應市國資委的所有條件。

  為公平、公正,曾主張與兩方面都接觸的市政府再次果斷提出:讓兩個投資方到產權交易中心報名競爭,并在規定時間內將3000萬元保證金打到交易中心賬戶上。結果,亞泰如期將錢打過來,成功收購哈水泥廠。

  15億巨資積淀“大而強”

  重組后的哈爾濱水泥廠改名為亞泰集團哈爾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性質為國有參股:亞泰以購得的全部凈資產出資,持99%股權;市政府保留1%金股,不參與分紅及管理,只對職工安置具有一票否決權。

  只要關注過重組雙方的都清楚,這樣的重組,現實的意義是勁敵成了一家人,避免了兩敗俱傷,而深層次的意義則是哈水泥廠將因此由大變強,“好”、“快”并進。入主哈水泥,亞泰集團做的第一件事,是請天津、南京水泥設計院的專家對其生產線及設備、工藝進行全面會診,重新確定發展戰略——以技術改造轉變效益增長方式和發展方向。隨后,他們拿出15.7億元的投資計劃,決定對企業進行徹底改造,實現節能環保、提產降耗。

  亞泰哈水泥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始于去年下半年。1至4號落后水泥窯和與之相配套的4臺煤粉磨、5臺原料烘干機、兩臺生料磨都已拆除。按照“在有資源的地方建熟料生產線,在有市場的地方建水泥粉磨”這一產業發展方向,他們決定在廠內建兩個達國際領先水平的100萬噸水泥粉磨系統,在阿城石灰石礦山建兩條日產4000噸熟料生產線。現在,投資1.2億元的第一個100萬噸水泥粉磨系統已于今年7月建成投產,這是目前國內第一臺采用聯合粉磨系統的水泥磨,特點是臺時能力高、電耗低,比老水泥磨每噸水泥單耗低10度,一天可節電36000度;投資5億元的首條日產4000噸熟料生產線也已開工,預計明年底可投產。屆時,這一臺窯的熟料產量將是已拆除的廠內4臺窯的1.5倍,而且,每生產1噸熟料可節約標準煤近百公斤。

  與此同時,他們還圍繞節能減排大上循環經濟項目:投入5000余萬元上4.5兆瓦純低溫發電機組,回收窯尾廢氣中的余熱發電,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萬噸;利用新設備、新工藝開展工業廢棄物處理,消化周圍企業的毒害垃圾,產出生態水泥;還準備投入兩三千萬元開展工業廢水回用……

  從“哈水泥廠”到“亞泰哈水泥”,昔日背負“雙高”賬單的企業如今已變成全國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的典型。去年3月,國務院為開展循環經濟試點,派專家組深入包括亞泰哈水泥在內的國內3家水泥生產企業考察、論證,最終亞泰哈水泥憑借上述建設項目成為唯一入選者,獲得了千萬元“紅包”——這筆補助資金數額居當年全國58個入選項目之首。目前,亞泰哈水泥已成為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并被國家發改委納入全國千戶重點節能大戶之一。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lq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31 09:03:5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东乡族自治县| 曲麻莱县| 花莲县| 德清县| 阿荣旗| 靖远县| 田东县| 鄯善县| 雷波县| 宾阳县| 西林县| 乡城县| 南宁市| 始兴县| 宣恩县| 长岛县| 泗水县| 富锦市| 辽宁省| 宝鸡市| 广元市| 内黄县| 江华| 镇安县| 洱源县| 呼图壁县| 仁寿县| 济阳县| 法库县| 阳西县| 延寿县| 固始县| 嫩江县| 桃江县| 七台河市| 渝北区| 靖西县| 曲周县| 康马县| 古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