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平涼:2022年對污染物排放超標建材企業實施限產、停產等措施
2021年度,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和市綠色建材產業鏈辦公室工作職責,甘肅平涼市住建局認真貫徹落實全市“3659”發展思路和市委五屆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履行綠色建材產業鏈牽頭部門職責,進一步夯實我市建材產業發展基礎,提升產業發展層次水平,推進綠色建材高質量發展,構建建材與建筑相銜接、供給與需求相匹配、生產與服務相融合新格局。
一、緊盯目標責任,強化責任擔當
一是制定完善工作方案。邀請相關專家進行把脈指導,在研究國省政策、深入調研座談基礎上,制定了《平涼市綠色建材產業鏈實施方案》,繪制了《綠色建材全生命周期產業集群產業鏈圖譜》,制定了《平涼市綠色建材產業鏈鏈長三張清單》,明確了綠色建材產業鏈責任、任務、政策三張清單;篩選確定了綠色建材產業鏈供給與需求側重點企業名單,對接提出了2022-2026年綠色建材產業鏈項目庫。堅持以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為牽引,以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為方向,依托資源優勢,立足市場需求,強化龍頭支撐,補齊產業鏈條,壯大產業體系,提升產品品質,推進建材產業鏈條化、配套化和產品系列化、多元化發展,形成覆蓋工程施工、建筑施工領域的全產業鏈發展新格局。重點實施水泥制品產業鏈優化、環保石灰產業鏈壯大、建筑陶瓷產業鏈提質、新型墻材產業鏈擴能、建筑鋼構產業鏈起步、區域石料產業鏈集約、建筑安裝產業鏈晉級、房產開發產業鏈精品8項重點工程,開展產業布局優化、鏈主企業培育、技術改造攻堅、項目支撐帶動、內聯外引招商、產品升級研發、專業人才培育、節能減排降碳、綠色產品推廣、建筑建材融合10項推進行動,到2026年,全市綠色建材產業鏈強鏈延鏈補鏈取得重大突破,產值規模達到80億元;建筑施工企業晉等升級取得重要進展,建筑業產值達到170億元。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根據市委、市政府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和推行鏈長制工作要求,成立了平涼市綠色建材產業鏈鏈長制工作專班,由市政府副市長楊恭擔任綠色建材產業鏈鏈長,市住建局為綠色建材產業鏈鏈長制牽頭部門,工信、科技、自然資源、林草、生態環間、招商、金融辦等相關部門和各縣(市區)分管領導為成員的工作專班,聘請省建材研究院、 甘肅國投集團等9名專家為團隊的技術專家組,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部署要求,在鏈長的直接領導下,統籌負責綠色建材產業鏈的規劃指導、方案制定、項目謀劃、協調調度、工作推進;重大問題、難點問題積極通過技術專家給予指導幫助;研究制定產業鏈發展相關扶持政策,安排部署和調度推進階段性重點工作,推動綠色建材產業強鏈延鏈補鏈,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三是認真做項目生成謀劃。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緊盯國省產業政策和市場發展方向,緊密結合全市綠色建材產業鏈發展實際,認真做好綠色建材產業鏈項目生成謀劃工作。建立了2022-2026年全市綠色建材產業鏈項目項目庫,初步篩選確定市列重點綠色建材項目53項,概算總投資159.7億元;計劃通過招商引資實施項目12項,概算總投資137.87億元,招商引資項目庫進正在進一步充實完善之中。按照九大產業鏈重點項目包抓責任要求,結合2022年綠色建材產業發展,篩選確定2022年綠色建材項目25項,總投資13.9億元,當年計劃完成投資9.6億元,逐項目建設單位、包抓鏈長、產業鏈牽頭部門、責任縣(市區)和項目投資類別,近期完善到位后通過平涼日報等新聞媒體進行公示,進一步壓實項目包抓領導和責任單位推進時限要求。
四是深入骨干企業調研對接。市綠色建材產業鏈鏈長及專班辦公室圍繞貫徹落實好《平涼市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促進綠色建材產業鏈強鏈延鏈補鏈、提升產業發展層次水平,先后深入平涼海創能源科技公司、平涼海螺水泥公司、平涼新世紀建材公司項目建設工地、企業生產一線,通過現場查看、聽取介紹、座談交流等方式開展專題調研,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建材企業生產經營、市場營銷、產品情況,對接企業延鏈補鏈思路舉措。積極動員平涼海創公司加強與周邊崇信、華亭市對接,承接周邊縣(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解決項目投產后“吃不飽”的問題;同時支持企業搶抓國家政策機遇,著眼城鎮化建設垃圾產生量日益增多的實際需要,在莊、靜、華亭進行科學選址,新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配套建設爐渣綜合利用項目,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暨城市更新行動貢獻力量,促進綠色建材產業鏈延伸,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鼓勵平涼海螺水泥公司發揮全市建材行業“鏈主”企業資金、技術、人才優勢,加快水泥產品結構優化調整,加快實施全流程智能工廠、智能巡檢系統、數字化礦山建設等項目,持續推進礦山開采區覆綠及集約化用地利用,實現平涼海螺開采綠色化、生產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為全市綠色建材業轉型升級發展樹立樣板、探出路子。支持新世紀建材公司立足全市煤礦石資源綜合利用,著眼設施農業墻材量大面廣的市場需求,積極謀劃實施輕質保溫墻材生產線;鼓勵企業發揮資源優勢,加大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資源綜合利用和產業升級。
五是扎實籌備云上推介大會。根據九大重點產業鏈項目(云上)推介大會責任分工,積極與市招商局、發改委等部門溝通銜接,完成展板制作、氛圍營造、與會企業代表邀請、企業戰略合作協議前期對接、協議擬定等工作,積極主動協調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四方爆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潤鋒基發展有限公司完成現場簽約工作,綠色建材產業在九大重點產業鏈項目(云上)推介會上共簽訂項目8個,簽約金額19.42億元,平涼海螺水泥公司效能提升改造及產業鏈延伸、甘肅秦能建材公司年產100萬噸建筑石灰巖及年產30萬噸活性石灰生產線環保提升改造、甘肅潤鋒基公司年產1000萬平方米高分子防水卷材和1.5萬噸防水涂料擴建二期、崇信縣煤炭(煤矸石等綠色建材原材料)綜合物流園、甘肅省嘉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混凝土及水泥涵管建設、莊浪縣順遂商砼有限公司年產30萬立方米干粉砂漿生產線、莊浪縣清水建筑模板及生態板生產線建設、莊浪縣新型門窗生產線建設等一批招商引資項目的簽約實施,將極大的豐富我市綠色建材產業鏈產品門類和產業發展層次水平。
六是積極招商選資對接考察。積極邀請白銀河南商會潘會長一行到我市,就煤矸石綜合利用進行洽談考察。市政府副市長楊恭同志主動對接聯系白銀河南商會,市住建局會同白銀河南商會相關人員赴華亭市實地踏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情況,并對華亭市裝配式建筑綜合加工項目、華亭市龍凱華新建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甘肅慶華建材有限公司等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調研。通過實地考察和調研,白銀河南商會對我市綠色建材蘊藏的商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為下一步投資市項目建設和引進資金奠定了基礎。正在加強與江西建材商會骨干企業積極對接,近期邀請企業來平考察,力促在陶瓷墻材等方面達成投資意向。
七是認真組織開展政策培訓。為引導民營經濟企業家深入了解我市綠色建材產業鏈培育壯大情況,促進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在前期認真準備的基礎上,1月16日上午,市住建局在市委黨校舉行綠色建材產業鏈政策宣貫,以“強化龍頭帶動,供需對接融合,推動全市綠色建材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為題進行了專題授課培訓輔導。專題輔導以市第五次黨代會確定的“3659”發展戰略、開展產業體系構建、鄉村振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暨城市更新3大行動為主題,聚焦市九大產業鏈鏈長制總體思路、突出綠色建材產業鏈發展重點,以鏈長制落實及鏈長制與鏈主制的關系入手,從綠色建材產業鏈發展現狀、總體要求、重點實施的8大工程、開展的十大戰略行動、產業發展支持政策5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闡述。會后,相關企業主動對接,尋求產業政策上的解疑釋惑、產業方向上的精準把脈、重點項目上的服務指導、市場對接上的牽線搭橋,共同發力推動全市綠色建材產業強鏈延鏈補鏈,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初顯成效
目前,綠色建材產業鏈初步形成以新型干法水泥、節能石灰、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面磚、輕質板材、建筑保溫材料、煤矸石燒結磚等為主導的建材工業體系。一是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依托優勢資源形成以平涼海螺、平涼祁連山為主的水泥產業集群,以平涼新世紀建材、平涼唐莊等企業為主的節能環保石灰石產業集群,以華亭慶華建材、平涼金維曼、涇川華潤等企業為主的陶瓷產業集群,以平涼天泰、崇信興盛等企業為主的新型建材產業集群。二是建成一批重點項目。新世紀建材400萬噸和興盛礦業300萬噸建筑石料、源豐建材300萬噸石灰巖、慶華建材7200萬平方米建筑陶瓷、華亭眾一興旺管材、甘肅嘉洪鋼結構加工、甘肅杰辰30萬平方米節能環保建筑幕墻、華亭龍凱華新粉煤灰加氣塊和蒸壓磚、甘肅辰宇3D新型綠色裝配式墻板建筑材料等項目已建成投產。三是綜合利用取得突破。2020年全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處置率達到83.8%,海螺、祁連山水泥余熱發電和廢渣利用被認定為國家和省級綠色工廠,海螺水泥建成西北首家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項目,入選國家2020年度重點用能行業能效“領跑者”企業。目前,全市共有規模以上建材供給側制造企業29戶,水泥產能達到500萬噸、陶瓷產能5000萬平方米、商品混凝土產能300萬噸、砂石料產能近1000萬噸、墻材企業產能10億塊標磚,預計年內完成建材產業產值25億元;全市建材需求側使用企業430戶,其中房地產開發企業131戶、建筑施工企業250戶、預拌混凝土承包企業26戶、施工勞務企業23戶,預計年內完成建筑業產值100億元,為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精準施策,強力推進工作落實
下一步,市住建局將切實發揮綠色建材產業鏈鏈長專班辦公室牽頭抓總工作職能,認真貫徹落實好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用好責任、任務、政策3張清單,實施好綠色建材8大工程,開展10項推進行動,因企施策,分類指導,采取落后產能淘汰關閉一批、中小企業提升改造一批、骨干企業做大做強一批、立足需求新上新建一批、瞄準市場招大引強一批的“五個一批”措施,全力推動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確保2022年全市綠色建材產業產值達到35億元,建筑業產值到達100億元。
一是落后產能淘汰關閉一批。深入推進建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力推動建材行業向高質量發展,加快促進落后產能淘汰退出,有效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嚴格落實《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29號)、《關于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的指導意見》(工信部聯產業〔2017〕30號)等文件精神,與工信、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部門協同發力,通過政策、市場、兼并重組、改革、典型示范等綜合手段,運用好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政策,對污染物排放超標建材企業實施限產、停產等措施,督促企業淘汰落后設備、工藝和技術,重點推動粘土實心磚關閉退出或轉產升級,規范處置“僵尸”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推動去產能工作破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二是中小企業提升改造一批。堅決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搶抓國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三化改造和“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的政策機遇,積極爭取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全力組織實施甘肅裕金誠裝配建筑研發生產、甘肅秦能建材科技公司年產100萬噸建筑石灰巖生產線提升改造等一批石灰、陶瓷、墻材、鋼構、石料行業企業“三化”改造項目,推動綠色建材產業提質增效。幫助指導新世紀建材公司、涇川新裕建建材公司等企業積極創建省級綠色工廠和綠色產品。加大綠色建材規上企業培育力度,力爭年內新培育入庫企業3戶以上。
三是骨干企業做大做強一批。支持平涼海螺水泥、平涼祁連山水泥、平涼新世紀建材等骨干企業實施以橫向兼并為特征的規模重組和以縱向組合為主導的產業鏈條重組,以技術創新為關鍵,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實施好平涼海螺水泥公司效能提升改造及產業鏈延伸、平涼祁連山水泥公司篦冷機和袋裝水泥機器人智能裝車項目,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積極爭取住建領域建設科技計劃項目及專項資金支持,爭取對平涼市體育運動公園、平涼市中醫醫院等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建筑節能、建設科技、可再生能源建筑一體化應用等示范工程的項目資金支持,加快平涼新世紀建材研究院、平涼景海門窗工業綜合體等項目建設步伐,打造科研試驗中心和智能體驗場景,增強生產體系對市場需求適配性。通過與企業精準對接,深入調查研究,幫助企業解決急需破解的難題,推動企業做大做強。積極支持平涼永鑫通達建設工程公司、甘肅興路工程建設公司、甘肅金壘建設工程公司等企業晉等升級,增強承攬工程項目能力,拓寬經營渠道,增強整體實力。
四是立足需求新上新建一批。著眼周邊及市內建材產業發展市場需求,積極支持平涼海螺水泥年產60萬方環保型混凝土攪拌站、平涼海創公司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理固(危)廢棄物、平涼新世紀建材公司尾礦綜合治理、甘肅滕金來新型材料公司年產5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綜合加工、甘肅三長環保超微制粉公司年產30萬噸高效環保超微細粉等市列20個綠色建材項目加快建設,采取領導包抓、專班協調、按月調度、定期會商等措施辦法,逐項目明確推進計劃,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建設難題,確保年內完成投資7.9億元,18個項目建成投產并發揮效益,新增產值3億元以上。
五是瞄準市場招大引強一批。以強鏈延鏈補鏈為目的,堅持招大引強,發展招商型鏈主型企業。緊盯國內大企業集團、行業領軍企業和百強企業,特別是海螺水泥、中材集團、精工鋼構、中南鋼構、長城集團、上海凱美特等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年內開展精準對接招商4次以上,在鋼構設計制造安裝一體化、保溫隔熱防水密封裝飾墻材、超導耐磨功能陶瓷及精品工藝陶瓷、水泥添加劑、高純度超細微輕質碳酸鈣、環保石頭紙等方面延鏈提升,力爭招引落地建設一批對產業發展引領作用明顯的產業開發項目。引導本地建筑企業與大型企業集團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通過聯合體投標方式參與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建設,提升整體實力水平。
水泥企業節能、降碳不僅是成本問題,更是生死問題!為此,中國水泥網將于2022年3月17-18日,在安徽蕪湖海螺大酒店舉辦以“節能降碳 創新增效 綠色升級”為主題的“第九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暨水泥‘雙碳’大會”。誠邀政府主管領導、行業技術專家、科研單位、水泥生產企業和供應商等,共同探討水泥行業節能減排新途徑,加速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