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要打“六張牌”:水、路、能、信、城、鄉建設利好混凝土產業
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印發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相關部門按照《通知》要求提出了6方面33項具體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成為下半年穩經濟的重要推力。
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力推的“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亦是重要抓手。推動102項重大工程實施既利當前,又利長遠,對當前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什么是“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的20個專欄,除去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專欄,以及數字經濟重點的7個產業專欄和數字化應用10大場景專欄外,其余17個專欄包含的102項工程即為“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其中55項重大工程項目屬于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分別對應到交通、現代能源體系、國家水網、農村和城鎮建設、生態環境和經濟安全保障等工程。
在穩經濟的基建領域,“路、水、能、信、城、鄉”成為發力焦點。
“路”
《通知》要求加快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投資
對沿江沿海沿邊及港口航道等綜合立體交通網工程,加強資源要素保障,優化審批程序,抓緊推動上馬實施,確保應開盡開、能開盡開。支持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行3000億元鐵路建設債券。啟動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在完成今年目標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金融等政策支持,再新增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3萬公里、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3萬公里、改造農村公路危橋3000座。
“水”
《通知》要求加快推進一批論證成熟的水利工程項目
2022年再開工一批已納入規劃、條件成熟的項目,包括南水北調后續工程等重大引調水、骨干防洪減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灌區建設和改造等工程。進一步完善工程項目清單,加強組織實施、協調推動并優化工作流程,切實提高水資源保障和防災減災能力。2022年上半年,3.6萬億新增專項債計劃全部發放,重點投向交通/水利等基建領域。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推進重點水源、灌區、蓄滯洪區建設和現代化改造。
目前,我國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資規模超過一萬億元,各項工程正加快推進。引江濟淮工程是由長江下游向淮河中游地區跨流域補水的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也是在建的全國投資規模最大的單項水利工程,工程供水范圍涉及皖豫兩省15個市55個縣(市、區)。這兩天,引江濟淮工程河南段的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建設進入收尾階段。云南滇中引水工程是我國西南地區迄今以來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水資源配置工程。截至5月底,滇中引水工程實現建設進度過半、投資落實過半。青海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是黑河流域重要的水資源配置工程和生態保護工程。這幾天,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2022年首倉碾壓混凝土開盤澆筑,工程建設進入施工高峰期。按照節點目標,今年,大壩將澆筑到2600米高程。
“能”
《通知》要求加強能源等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
發展分布式智能電網,建設一批新型綠色低碳能源基地,加快完善油氣管網。新能源工程建設迎來投資快速增長的機遇。到2030年,我國光伏、風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止到2020年底,我國光伏、風電裝機容量是5.3億千瓦,還有很大差距。據有關金融機構預測,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我國光伏、風電裝機建設投資規模約60萬億元。增量市場還包括其他可再生能源投資、新能源充電樁等領域。此外,對現有建筑的節能改造也是一個巨大的增量領域。
“信”
《通知》要求加強信息、科技、物流等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建設
布局建設新一代超算、云計算、人工智能平臺、寬帶基礎網絡等設施。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建設。加強綜合交通樞紐及集疏運體系建設。
“城”
《通知》要求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布局建設一批支線機場、通用機場和貨運機場。打造高品質生活空間,推進城市群交通一體化,建設便捷高效的城際鐵路網,發展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推動建設城市綜合道路交通體系。有序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加強城市防洪排澇、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建設。加強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公共衛生應急設施建設。加強智能道路、智能電源、智能公交等智慧基礎設施建設。
“鄉”
《通知》要求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穩步推進建設“四好農村路”,完善農村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實施規?;┧こ?,加強農村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
2022年以來,中建、中交等“中字頭”央企陸續召開年度工作會議,明確今年的工作方向。從企業通告的信息來看,他們有一個共識,就是向基建領域轉型,近期都連續中標了多個基建類重大工程項目。這些都意味著會有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馬。新一輪工程建設時代正在到來。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