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成:冷靜認識 理性投資
在28日召開的2008第二屆中國水泥投資高峰論壇上,利森水泥集團總經理王國成先生分析了利森在投資四川過程中的思考和心得。以下為發言全文:
“5·12”大地震發生之后,面對四川水泥市場,在市場需求方面出現了多種聲音——
來自中國水泥網2008年6月12日的報道(信息來源:中國證券報),中國水泥協會建議,為了緩和供需矛盾,填補一定的需求缺口,四川災區立窯企業的淘汰退出應暫緩三年。
中國建材工業規劃研究院昃向禎撰文指出:警惕在震后重建中水泥項目蜂擁而上。
來自中國水泥網2008年8月6日的報道(信息來源:中國證卷報),中國水泥協會根據災區水泥行業實際受損情況以及當地災后重建規劃起草的“水泥產業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四川地區未來3年每年都會出現1億噸左右的水泥需求,相比四川當地已擁有的產能,今、明兩年四川地區將出現每年4000萬噸左右的供應缺口。
四川省官方近日在北京說,該省地震災區今后三年恢復重建大約需要鋼材三千七百萬噸、水泥三點七億噸、墻體材料兩千一百萬億標準磚。
由此,我們提出疑問:
災后重建到底需要多少水泥?
四川地區未來幾年的水泥市場競爭格局究竟如何?
在機遇與挑戰面前,我們如何把握和應對?
地震之后 群雄爭霸
大地震發生后,在媒體的推波助瀾和政府的政策導向下,各大水泥集團紛紛入川投資建廠,四川本地企業亦不甘落后,加大投入建設新線。
四川水泥市場頓時風起云涌,“群雄爭霸,諸侯割據”的局面即將出現![Page]
競爭態勢 變化無常
未來幾年,四川水泥市場競爭態勢如何發展,主要取決于以下四個因素:
1、災后重建到底需要多少水泥,億噸需求值得商榷 (有多種觀點);
2、房市低迷,何時能復蘇,將會導致水泥需求降低多少;
3、已開工項目能否建成,未來是否還有新線開工,難以準確作出判斷;
4、成都市場的需求。
冷靜認識 理性投資
據了解,2008年上半年,在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出現回落,而水泥作為一個與宏觀經濟發展(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緊密正相關的行業,投資額卻仍舊在高速增加,增長幅度與近幾年相比,僅次于水泥投資過熱的2003年。
[Page]
前車之鑒:浙江現象
中國水泥網獨家評論員品泥2008年9月16日爆料:98家浙江水泥企業上書省政府,聯合抵制海螺水泥在浙江盲目擴充產能。
浙江水泥市場是個充分競爭性的市場,前幾年結構調整,大干快上新型干法水泥,產能供大于求,如今,煤炭價格在漲了一倍的情況下,水泥價格居然還在不斷下降,南方水泥在浙江大力整合,提高市場的協同度,努力希望浙江水泥價格得到恢復。此時,海螺集團突然打算在建德海螺新上二線5000噸熟料項目,還要擴大溫州的粉磨能力。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同行企業的極大不滿,故此聯合上書省政府,抵制海螺水泥。
2005年浙江水泥生產能力達到1.4億噸,而全省當年的水泥需求量為9000萬噸。50多家規模生產企業,全年利潤只有1.5億元,同比下降95%。水泥價格之低可想而知,其局面至今未得根本改觀。
風光無限的水泥浙商,經營的步履竟然如此艱難、困窘,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1、水泥生產能力過于分散:全省83條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分布在59家生產企業。
2、產能盲目擴展造成產能過剩,市場明顯供大于求
3、惡性競爭,價格戰打得難解難分
在水泥浙商被高調贊譽的同時,浙江省卻被行業稱為國內水泥市場的“鍋底”,價格低、競爭激烈是其主要特征。國內水泥界的有識之士因此一直在告誡行業,要避免出現第二個“浙江現象”。
理性投資才能和諧發展
理性投資的重點關注對象:
有效銷售半徑內的市場需求;
有效銷售半徑內的供應能力;
企業的資金運作能力;
企業對當地資源(原燃材料)的掌控能力。
[Page]
利森水泥 和諧發展
四川利森水泥集團有限公司
在巨大挑戰與發展機遇并存的未來四川水泥市場,利森集團如何應對?
1、運用先發優勢,結合“災后重建”,相應調整戰略布局和投資方向,不盲目追求“做大”,而是力求“做自己的特色”(注:我們目前在建和擬建的項目都是在地震前確定的,地震后還沒有確定新的水泥投資項目)
2、衍生和延伸產業鏈,創造利潤池,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3、掌控更多的緊缺資源,增強企業發展的后勁
4、以創新贏得厚利
5、充分發揮集團化優勢
6、品牌戰略
7、人才戰略
[Page]
利森的發展
一、集團簡介
出資方:香港利萬集團和浙江步森集團。
集團產能:已投產---330萬噸/年;擬建和在建——700萬噸/年。
子公司:廣安利森、廣安利森能源、利森建材、達州利森、德陽利森、森恒新型建材、什邡利森新型建材、四川泰和清潔能源、會東利森、福泉利森和羅江利森等,另外入股煤礦和其它礦業公司。
生產工藝:集團所有水泥生產線均采用世界先進的懸浮預熱-窯外分解-干法煅燒工藝技術。
二、發展歷程
廣安利森:2003年9月組建,2005年3月投產,投資3億元,年產優質水泥100萬噸;投資4000萬元的余熱發電工程于2007年5月21日奠基開工,于2008年6月6日正式并網發電。
利森建材:2005年5月組建,2006年2月投產,投資0.8億元,年產優質水泥80萬噸(粉磨站)。
德陽利森:2006年4月組建,2007年8月投產,投資4億元,年產優質水泥150萬噸;投資5000萬元的余熱發電工程和投資7億,年產200萬噸的第二條水泥生產線即將開工。
達州利森:2007年7月組建,預計2009年4月投產,投資4億元,年產優質水泥150萬噸。
福泉利森:計劃2008年11月開工建設,投資4.5億元,為利用當地磷化工廢渣,年產優質水泥150萬噸的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會東利森:計劃2008年11月開工建設,投資3.5億元,年產優質水泥100萬噸。
羅江利森:計劃2008年10月開工建設,投資3.5億元,年產優質水泥100萬噸;該項目為采用工業廢渣---電石渣代替石灰石作為原料生產水泥的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森恒新型建材:為有效利用資源,實現節能減排,利森集團與川恒集團于2008年7月11日在什邡市宏達金橋酒店舉行“利森---川恒共同推進什邡磷化工產業升級暨30萬噸水泥緩凝劑循環經濟項目”簽約儀式,雙方合作對磷石膏進行技術攻關和工業化開發利用。該項目啟動后每年將消化40萬噸磷石膏,產出30萬噸水泥緩凝劑,為大地震后的什邡磷化工產業探索新的發展道路,也為磷化工產業的全面升級作出貢獻。
什邡利森新型建材:2008年7月,為支持當地災后重建,德陽利森與什邡市政府簽訂了總投資1.5億元的30萬噸預拌砂漿、60萬方商品混凝土和水泥制品投資項目,成立了什邡利森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商品混凝土項目將在年內建成投產。
三、企業遠景
產業發展方向:以水泥產業為主,延伸產業鏈,兼顧發展原燃材料、商品混凝土等上下游相關產業,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創建新的“利潤池”。
區域發展方向:“立足四川,輻射西部”。
中期發展規劃:集團達到年產1000萬噸水泥的規模,并形成相關產業鏈,加快集團技術中心、信息中心和培訓中心的建設,準備在5年內建成建材行業國家級技術中心,西南地區最大的水泥職業培訓中心, 建成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的典范企業。
集團確定將“德陽利森”作為發展重心,將在德陽地區打造千萬噸級的水泥生產基地,并將集團技術中心和培訓中心設在德陽利森水泥生產基地,為利森集團持續、健康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以及人力資源支持。利森集團愿與各位同仁一道,攜手共進,為中國水泥行業的健康、和諧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謝謝大家!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wyl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