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天津口岸水泥出口量價齊增
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出口水泥9.45萬噸,價值2012萬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6.8% 和60.5%,平均價格為213美元/噸,上漲37.6%。
一、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水泥出口的主要特點
(一)以一般貿易出口為主。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水泥8.16萬噸,增長23.1%,占同期天津口岸水泥出口總量的86.3%。
(二)美國、韓國和歐盟為主要出口市場。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對美國出口水泥3.1萬噸,增長28%;對韓國出口1.84萬噸,下降7.8%;對歐盟出口1.04萬噸,增長24%。三者合計占同期天津口岸水泥出口總量的63.3%。
二、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水泥出口量價齊增的主要原因
(一)國際市場需求旺盛。發達國家出于環境保護和本國資源有限開采的需要,普遍限制本國水泥產業發展,加之近年來國際建筑業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拉動了國際水泥市場需求增長。目前我國水泥出口呈現兩個特點:一是原有市場需求強勁。美國是我國水泥第一大進口國。2007年美國水泥消費量達1.3億噸,而國內產量僅為1億噸。美國全國房屋建筑業協會的調查顯示,今年以來美國部分州水泥使用量增加了80%,有41%的公司由于沒有充足的水泥而被迫停產或減緩建筑速度。二是新興市場需求猛增。隨著俄羅斯遠東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大批重點發展領域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使俄羅斯建材市場溫度驟升。截至2007年11月底,俄羅斯的水泥價格已經比年初上漲了70%,部分地區甚至上漲了140%,水泥產量不足和需求猛增的矛盾越來越顯著。2007年俄羅斯實際生產水泥6230萬噸,今年水泥總需求將達到7000萬噸。俄羅斯反壟斷署表示今年將進口大約650萬噸水泥,是2007年的兩倍,其中計劃從中國進口約90萬噸水泥,比2007年增長了150%。
(二)煤電價格上漲推動我國水泥價格上揚。煤炭和電力是水泥生產的兩大主要成本,二者合計占總成本的60%。近年來我國煤電價格持續上漲成為推動水泥價格上漲的直接原因。今年2月份大同地區優質動力煤價格已達到295元/噸,比2007年底漲了15元/噸。上海及寧波港的優質動力煤的提貨價格則上漲了20元左右,達到590元/噸。而在遠離煤炭產區、煤炭交易更加活躍的廣州地區,動力煤價格更是最高沖到了620元/噸的歷史高位。今年5月1日起華東煤炭企業銷售聯合體年內第三次上調焦煤和動力煤的價格,焦煤價格上調范圍為160-220元/噸,平均上調200元/噸;動力煤價格上調的范圍為30-60元/噸,平均上調40元/噸,而且山西煤炭企業也在醞釀上調煤價。煤炭價格的上漲也直接增加了下游火電行業的成本,導致電價上漲。今年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每千瓦時工業用電上漲0.8分-4.6分,平均上漲2.274分。受成本增加的影響今年3月份全國水泥平均價格同比上漲幅度在12%左右,4月份的同比漲幅近10%,出口價格也隨之大幅上漲。
三、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汶川地震對我國水泥行業影響巨大。今年5月12日襲擊四川省汶川縣及周邊地區的的里氏8級地震導致了近500萬座建筑物倒塌,約2,000萬座建筑損毀嚴重,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和水庫大壩也都遭到破壞,需要重建或修復。震后政府需要為500萬無家可歸的受災者修建房屋,同時還要重建或修復受影響的基礎設施。據四川省經委提供的資料,預計災區災后3年水泥需求量分別達1.3億噸、1.16億噸和1.08億噸,估計未來3年的水泥缺口分別達5300萬噸、 3600萬噸和3100萬噸。而在地震中四川的水泥企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的企業甚至停產,導致川內水泥企業產能大約減少1000萬噸/年,短期內無法恢復,依靠當地的水泥行業無法滿足災后重建的需要。龐大的災后重建工程有可能導致四川省甚至整個西南地區水泥供需緊張,價格大幅上漲,增加影響災后重建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落后的產能與環境保護的沖突依然存在。經過“十五”期間的大力整頓,一些不符合生產標準的中小水泥企業已經被淘汰,更環保的新型干法旋窯生產的水泥已經占據大部分市場。據國家發改委統計,2007年使用新型干法水泥的產能達到55%,預計08年使用新型干法水泥的產能將達到60%。但在中西部經濟不發達地區,水泥生產企業仍然存在著規模小、數量多、產量低等問題,高能耗、高污染的立窯、濕法窯、干法中空窯等生產方式仍然存在,以浪費能源和資源以及污染環境為代價換取行業效益的問題依然嚴峻。
(三)行業集中度低,資本結構不合理。水泥業是一個規模效應明顯的行業,只有在結構調整中擴大規模,成為區域龍頭水泥企業,才能在區域市場中有價格話語權。盡管近年我國水泥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但與世界水泥巨頭相比仍有相當差距。我國排名前10位的大型企業集團水泥生產總能力只相當于世界水泥行業第一位的法國拉法基集團一家的產能。而且我國水泥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自有資本比例太低,資產負債率高,即使像海螺、山水和華新這樣的龍頭企業,資產負債率也在60%以上,企業經營風險過高,還貸壓力大,無力擴張兼并,進一步制約了行業集中度的提高。
四、相關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宏觀調控力度,控制水泥出口增長態勢。國家應采取提高出口關稅等方式限制水泥出口,保證地震災區災后重建和國內正常建設的水泥供應。同時鼓勵國內有實力的水泥生產企業入川投資建廠,利用四川資源豐富的優勢就地生產,就地供應。
(二)提高水泥生產企業技術水平,學習先進的方法和經驗,進一步增加新型干法旋窯的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大高端水泥的研制和生產,提高技術含量,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排放。
(三)提高水泥行業的整合度,促進水泥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提高水泥行業的準入門檻,做好規劃布局,加大力度引導水泥企業快速、有序進行重組,提高國內水泥行業產業集中度,全面提升我國水泥行業的競爭力。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wwb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