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商混價格漲后回落,成本變化仍是主要驅動力
九月中上旬,全國混凝土價格指數在經歷連續十個月的下跌之后,終于迎來了兩連漲,似乎讓人看到了行情轉旺的苗頭。然而,九月下旬商混價格指數卻再度出現下跌,跌至年內新低。筆者認為,目前下游建設需求尚處在弱恢復階段,成本變化仍是驅動商混價格行情的主要邏輯。
基建端小幅改善,地產端仍較為低迷
需求方面,隨著高溫天氣消退,個別省份電力緊張的情況逐步緩解,下游施工條件出現實質性好轉。
在客觀因素改善的背景下,國內基建項目加快落地施工進程。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1-8月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等)同比增長8.3%。其中,道路運輸業投資同比增長1.3%,增速相較于1-7月份提升1.5個百分點,回到正增長區間。另外,瀝青開工率自8月中旬以來持續走高,至9月中下旬達到44%以上,環比增長10%左右,相較于去年同期提高約6個百分點,說明道路施工量確有一定的提升。
圖1:2022年道路運輸業投資累計同比以及瀝青裝置開工率(單位:%)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從調研情況來看,部分企業反饋今年基建項目數量相較于往年有所增加,但資金情況還是比較緊張的,撥付時間稍有延遲。近期多數項目維持正常運轉,日均施工時間較前期增加,但尚未出現趕工的情況,后續大幅加快施工的意愿也不強。
與此同時,根據房地產銷售和拿地等前瞻性指標顯示,房地產行業景氣度仍然偏低,項目開工率短期內難有明顯提升。
截至9月下旬,國內100個大中城市累計成交土地規劃建筑面積130123.34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8.52%,降幅較1-8月份收窄0.39個百分點;國內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累計成交面積為9919.83萬平方米,同比減少39.03%,降幅較1-8月份收窄1.35個百分點。
圖2:2022年房地產行業土地和商品房成交面積累計同比(單位:%)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盡管房地產行業拿地和銷售兩端均有邊際改善的情況,但整體與去年同期相比差距仍較為明顯,對新建和續建項目的開工率提升形成限制。
根據部分大型商混企業反饋,湖北、湖南等多個省份地產端需求仍未有明顯恢復,部分區域出貨量僅有去年同期的8成不到。由于需求下滑和回款困難,除部分重點發展區域以外,企業出現了撤站收縮的情況,全年整體產銷量預計降幅仍較為明顯。
需求恢復略顯弱勢,成本驅動仍是主要邏輯
目前下游商混需求依舊處在弱恢復階段,后續增長空間預計也較為有限,難以獨立支撐商混價格走強。9月初至中旬,商品混凝土價格連續兩周上漲,依賴的是華北和西南地區成本走高所帶來的拉動作用。9月下旬,由于西南水泥價格跌回上漲前水平,混凝土價格也隨之回落。因此,現階段成本驅動仍是商品混凝土價格變化的主要邏輯。
圖3:2022年商品混凝土價格和原料成本情況(單位:元/方)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分區域來看,9月份華北、東北以及西南地區水泥和商混價格環比均出現上漲,中南地區水泥和商混價格同步下跌,僅有華東和西北地區水泥和商混價格變化方向不一致。西北地區因需求長期偏低,小幅降價對出貨量難有明顯改善,故混凝土價格繼續持穩運行。華東地區商混利潤空間相對較厚,在需求回升的背景下,部分企業降價出貨,搶占市場份額,故混凝土價格短期出現了與成本反向變動的情況。整體而言,9月份多數地區混凝土價格均跟隨上游水泥價格變動,成本驅動效果較為明顯。
表1:2022年9月水泥和商混價格指數以及環比變化(單位:點,%)
數據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成本驅動存在強化趨勢,十月商混價格將小幅上漲
在今年基建強于房建的背景之下,商品混凝土相對于水泥、骨料等上游原材料能夠更明顯地感受到需求減量的沖擊。隨著基建項目加快施工,上游原材料行情將先于商混開始轉旺,價格上漲的空間也要更大一些。因此,現階段成本驅動的邏輯存在進一步強化的趨勢。
9月22日,全國水泥、碎石和機制砂價格指數分別環比上漲0.78%、0.37%和0.10%,為今年3月中旬以來首次同步上漲。盡管漲幅較小,持續性也有待觀察,但上游原料價格普漲的苗頭意味著下游建設項目有望迎來施工旺季。在成本驅動下,10月份商品混凝土價格或將出現回升,但上漲高度預計仍較為有限。
編輯:林加義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