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加速分化 鄂東、鄂西水泥行情“冰火兩重天”
在8月中下旬全面上調30元/噸的湖北水泥市場很快在9月出現分化,武漢率先下調。
近日,由于煤價大漲,鄂西地區水泥價格近日準備再推動一輪50元/噸的恢復性上漲,而包括武漢在內的鄂東市場則已經把上一輪漲價全部跌沒,并且還有繼續下滑的可能。
煤炭節節走高 鄂東水泥逆市下滑
“去年煤炭價格超過1600元/噸的時候,水泥價格出廠基本都在400元/噸以上,而現在不少廠家出廠價竟然不足300元/噸,可以說已經陷入全面虧損。”武漢周邊一水泥企業銷售負責人透露。
由于便利的水運,過去湖北水泥市場尤其鄂東地區與長三角市場比較統一,尤其是進入三季度后,兩地價格調整比較統一。而當前長三角各地迎來全面普漲,緣何鄂東市場又有了重燃“戰火”的現象?特別是當前湖北水泥需求相較于此前出現了明顯改善,煤炭價格也隨著北方采暖季的臨近節節走高。
反觀鄂西,當地人士透露,隨著需求的穩步回升和煤炭成本快速走高,水泥價格開始恢復調整,8月底上調30元/噸后又將于近日全面推進新一輪恢復性上漲。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鄂西8個地市合計熟料產能3400萬噸左右,其中葛洲壩在該地的總產能超過1400萬噸,占比最大。排名第二的華新則為880萬噸,京蘭水泥以370萬噸排名第三。近期鄂西價格上調與主導企業結合成本和需求變化調整有關,區域市場共識度較高。
鄂東方面,區域熟料總產能為2400萬噸,企業數量眾多,產能集中度不高。其中華新以837萬噸排名產能第一。亞洲水泥則排名第二,熟料產能規模在540萬噸左右。世紀新峰雖然也有兩條生產線,但已經有一條生產線已經進行產能置換,媧石一條“準萬噸線”投產在即。
“龍頭企業的市場戰略調整是當前鄂東價格不斷走低的最大原因。此前省內這一龍頭企業把鄂東劃為一個整體區域,在與其他企業溝通中還起到了帶頭作用,而經過近年的調整,區域碎片化,已經難言龍頭帶頭意識。”黃石一水泥從業者分析認為。
外來壓力倍增 外銷卻愈加不暢
前三季度低迷的市場情況讓行業四季度壓力倍增,這無疑讓該龍頭們更加急迫擴大市場份額,對量的需求逐漸顯現。水泥價格逆煤價、逆需求下滑,讓鄂東不少本就成本較高的企業苦不堪言,不少企業此前就虧損經營,如今更加壓力陡增,不得不被迫停產。
此前,安徽的環巢湖和長江沿線城市也是湖北這一龍頭重點關注的市場,但今年二季度以來為了鞏固在省內的主導地位和市場,安徽主流企業搭建了市場防御體系,讓外來水泥進入愈加困難,甚至加大了逆江而上進入武漢市場的力度。
上海及周邊市場由于疫情等因素水泥需求恢復至今不及預期,這打亂了不少鄂東水泥企業四季度加大銷往上海等地的計劃。來自長江的重慶水泥也提高了對武漢等市場的重視程度。
供需矛盾還在加劇 前景不明朗
外圍壓力不減的情況下,湖北東西兩片區域需求恢復也有差異,鄂西相較于鄂東恢復較好一些,武漢這一需求重點市場今年表現下滑較為明顯,恢復情況還不及預期。
此外,湖北省內還有待投產的生產線。據悉,位于黃石的媧石水泥一條在建生產線計劃于年底前投產。結合當前武漢在內的湖北東部市場的情況,行業分析人士認為當地企業如果不能找到好的解決辦法,市場“戰火”可能越燒越旺。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