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忠:中國水泥走向世界
在2008第二屆水泥浙商大會的新聞發布會暨水泥浙商精英媒體見面會上,有記者問到:中東建材市場非常火暴,特別是水泥需求量較大,那么,中國的水泥企業在組織結構調整后對走出國門,面對國際化的市場,在工藝、體制、價格、成本上會怎么做,以適應國際化的競爭,我們應該還要做些什么準備?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對此做了精彩的回答。以下是他的發言: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的水泥工程中有30%以上都是由中國公司來建設的。從技術角度,我們與國際上大的企業相比并沒有什么差別。在裝備方面,因國際慣例、國家習慣等影響,有些客戶會指定要求某個國際品牌的產品。但是就中國水泥工業自身在國外的工程,基本95%以上的裝備都是中國提供的。我國進出口貿易方面有個非常獨特的情況,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與水泥工業之間取得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據可靠消息稱,中國在國際貿易的機械裝備出口上,唯獨水泥設備是最大的,這引起了商務部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中國水泥協會在今年春節期間召開的會議上也提出了《中國水泥走向世界》的課題。很多企業已經做了較多的工作,有些企業也取得了明顯的功效。中國中材集團公司以及中國建材集團公司在國外建設了很多工程,這些工程不僅僅是設計、施工、安裝、調試,包括整條線的生產管理都是由中國人負責的。上個月北京琉璃河水泥廠剛派出了300多支隊伍去管理中東的生產線,即由中國人在中東建立的兩條萬噸生產線。
現在最需要的是國際化的人才,懂國際經營、國際法律。國際上的一些大公司也做了很大的讓步,如德國洪堡公司把國外的加工業務全部放棄,只做營銷這塊。水泥工業的發展為中國機械工業的做大做強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場,也促進了中國機械行業上一個臺階。目前。機械行業的大型的加工裝備、設備都是由于水泥行業的帶動,才引進了國際上很多大的設備,比如5000t/d生產線配套的生料立磨,4000KW的大型減速機,這在國內是從來沒有這樣大功率的。水泥工業不僅滿足了國內、國際上的技術合作需要,也帶動了國內機械、電氣工程等技術的發展,下一步,通過企業間的重組聯合,大集團在完成國內市場的布局后,走向國際化是個必然的過程!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