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煤電成本分析
發改委發出通知,自7月1日起將全國銷售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5分錢,幅度約4.7%。同時為防止煤、電價格輪番上漲,發改委決定自2008年6月20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對全國發電用煤實施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在臨時價格干預期間,全國煤炭生產企業供發電用煤的出礦價,不得超過2008年6月19日實際結算價格。
以噸水泥電耗80-90千瓦時測算,此次電價上漲帶來成本增加每噸約為2.00-2.25元,約增加噸水泥成本1.08%-1.22%之間,再次增加水泥企業運行成本。噸熟料余熱發電40度,余熱發電比外購低約0.35元,應用余熱發電可使得噸水泥成本降低12.8元,此次電價格調整將使得配有余熱發電的企業可將獲得相對競爭優勢。
電力成本約占水泥成本24%,煤炭成本約占43%,此次電價調整約增加水泥企業全年成本約0.54%-0.61%左右,影響不大。真正對水泥成本構成影響的是煤炭,煤炭價格漲幅和占比均比電力影響大。水泥企業用的是市場動力煤,而此次對全國發電用煤實施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并未指出對水泥用煤進行干預,預期煤炭仍有上升空間。
我們建立“水泥標準煤價格差”模型跟蹤水泥價格和煤炭價格變動對水泥毛利率影響。根據模型測算08年上半年毛利率壓力很大、對上半年業績過于樂觀并不現實。
與上輪緊縮調控期間水泥價格下滑、煤炭價格上升雙向壓縮毛利率不同,本輪調控因淘汰落后產能使得供需關系仍處于相對緩和階段,預期下半年價格仍上升,毛利率波動更多體現為企業把成本向下游轉移的程度,本輪不會出現類似上輪毛利率巨幅下降的局面。
基于此,成本轉嫁能力應成為衡量區域和企業投資價值的核心邏輯。(1)從區域上08下半年相對看好河北省、華東區、廣東省、新疆和寧夏等地區;(2)公司仍持續推薦海螺水泥、冀東水泥、華新水泥、天山股份、賽馬實業、青松建化。海螺和冀東最為看好。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lq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