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評論(0)
廣西貴港市生態環境局2022年1月12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結果情況的公布,同意華潤水泥(貴港)按照《報告表》中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工藝,環境保護對策措施及相關要求進行項目建設。
廣西貴港市生態環境局2022年1月12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結果情況的公布,同意華潤水泥(貴港)按照《報告表》中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工藝,環境保護對策措施及相關要求進行項目建設。
其中還有桂平市環海肥業有限公司擴建項目、年加工15萬噸石英砂項目。
華潤水泥(貴港)有限公司:
《華潤水泥(貴港)有限公司骨料擴能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報批稿)》(以下簡稱《報告表》)及相關材料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一、該項目屬于擴建項目,項目擬建地位于廣西貴港市覃塘區石卡鎮定祥山、大嶺鄉龍馬村(現有工程礦區范圍內),廠區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09°29′16.11″,北緯22°54′25.02″。項目產品方案及規模:擬新增一條年產240萬噸的機制砂生產線,生產原材料為現有工程產出的90萬噸/a碎石及采礦產生的高鎂廢石,同時保留現有工程年產60萬噸機制砂生產線,完成擴建后,實現年產機制砂300萬噸。主體工程包括破碎車間、篩分車間、制砂車間及選粉車間;儲運工程包括原料堆場、緩沖料庫、成品緩存庫、成品庫等;輔助工程包括維修間、破碎及制砂控制室等;公用工程包括供水、供電、排水工程;環保工程包括工藝粉塵收集處理系統、污水處理車間、危廢暫存間等。
項目總投資14350萬元,環保投資約為285萬元,約占項目總投資的1.986%。
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已取得貴港市覃塘區經濟和貿易局的備案證明。該項目在落實《報告表》提出的環境保護措施后,對環境不利影響可以減少到區域環境可以接受的程度。因此,同意你單位按照《報告表》中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工藝,環境保護對策措施及下述要求進行項目建設。
二、項目設計、建設、運行管理要結合《報告表》的要求重點做好以下環境保護工作:
(一)嚴格落實各類廢氣污染防治措施。
1.給料及一級破碎、篩分粉塵經配套的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25m高排氣筒排放;中間料庫粉塵、除鐵粉塵、緩沖料庫粉塵經各工序配備的袋式除塵器處理后通過30m高的排氣筒排放;二級篩分粉塵、制砂粉塵、成品緩存庫粉塵、機制砂庫粉塵、選粉工序粉塵及石粉倉粉塵經各工序配備的袋式除塵器處理后,通過15m高的排氣筒排放。各排氣筒顆粒物排放濃度、排放速率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二級標準要求。
2.嚴格落實各無組織污染源的防控措施,各產塵工序應在封閉式車間進行作業,作業過程采取開啟噴霧裝置、灑水噴淋等方式降塵,確保廠界顆粒物濃度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二)嚴格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則完善廠區排水系統。
1.項目生活污水經三級化糞池+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A/O工藝)處理后用作林地施肥,不外排。
2.項目場區必須嚴格按照分區防控要求防滲、防腐、防漏,廢水處理設施必須采取防滲漏措施,防止造成地下水污染。禁止將廢水直接排入地表水體。
(三)嚴格落實固體廢物分類處置措施。
1.廢潤滑油、廢礦物油桶、廢機油及含油抹布、勞保用品等危險廢物應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要求,單獨收集、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內,定期交由有危廢處理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
2.袋式除塵器收集的粉塵及除鐵工序磁選出的鐵片經收集后外售。
(四)嚴格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優化廠區平面布置,合理布置高噪聲設備。對產生高噪聲源的機電設備要采取基礎減振、隔音、消聲等降噪措施,同時加強廠區四周綠化建設,確保廠界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相應標準要求。
(五)強化環境風險防范和應急措施。做好各項風險防范措施及管理。制定企業環境風險管理制度,按照《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環發〔2015〕4 號)相關要求,制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報當地生態環境部門備案,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按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試行)(環境保護部第34 號)、《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試行)》(環境保護部公告2016 年第74 號)相關要求,制定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隱患排查治理檔案,落實相關環境風險防控措施。
(六)落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機制方案》(環發〔2015〕162 號),公開項目環境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并主動做好項目建設和運營期與周邊公眾的溝通協調,及時解決公眾提出的環境問題,采納公眾的合理意見,滿足公眾合理的環境訴求。
三、建設單位要嚴格執行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行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并依法申報排污許可證。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對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驗收,編制驗收報告,并依法向社會公開環境保護設施驗收報告;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經驗收合格,方可投入生產;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產。
四、建設單位在接到本批復20日內,將批準后的《報告表》送達貴港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貴港市覃塘生態環境局,并按規定接受轄區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五、我局委托貴港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組織開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監督檢查,貴港市覃塘生態環境局按規定對項目建設期、運行期間執行環保“三同時”情況進行日常監督管理,發現環境問題及時上報我局。
六、本批復自下達之日起超過5年,方決定該項目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報我局重新審核。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須到我局重新報批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貴港市生態環境局
2022年1月12日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僅供參考與交流,不代表水泥網的觀點和立場,且不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② 如有侵權及投訴等問題,請聯系水泥網處理(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