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約1.2萬億!2022年北京市“3個100”市重點工程發布!
重大項目逐一落子,首都建設再開新卷。北京市重點工程不僅是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的強力引擎,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拉開城市發展框架的重要支撐。
經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2022年北京市將繼續實施“3個100”市重點工程,突出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新需求,集中推進100個重大科技創新及高精尖產業項目、100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100個重大民生改善項目。
據了解,今年“3個100”市重點工程項目總投資約1.2萬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2802億元。其中,安排能源、水務、固液態廢物處理等市政設施項目34個。
2021重點工程 支撐全市投資三成以上
2021年,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會同各區、各部門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全市上下一盤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有力推動重點工程建設。一批區域基礎設施一體化、城市安全、社會民生項目有序落地——市重點工程全年完成投資超2800億元、超額完成年度計劃,投資完成占全市投資三成以上;開工率創近年最高水平,新國展二期、北京工人體育場改造復建項目等一批引領性、標志性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年內超60個項目竣工投產,軌道交通9條線路通車,環球主題公園盛大開園,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新校區等一批重大社會民生項目順利完工。
重點工程建設帶動形成城市副中心、城南地區、“三城一區”等區域投資增長極,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充分發揮了穩定社會預期、展現發展理念、惠及生產生活的關鍵作用,為首都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發揮“3個100”示范引領作用 以重大項目帶動擴大有效投資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北京冬奧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
“3個100”市重點工程將充分發揮穩定投資運行、拉動經濟增長、帶動城市發展的品牌效應和示范引領作用,更加突出科技創新、高技術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城市更新等重點領域,以重大項目帶動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北京市“十四五”規劃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1、精準聚焦
圍繞落好“五子”精準發力,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精心篩選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意義的重大投資項目,集中資源推動城市副中心、城市南部地區、“三城一區”等重點地區建設,在項目安排、資金投放、政策創新等方面重點保障和突破。
2、強力支撐
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系統性加大科技創新和產業優化升級支持力度,力促城市更新形成千億規模投資增長極,進一步強化市重點工程對全市投資的關鍵支撐作用。2022年“3個100”市重點工程中,包含120個新建項目和180個續建項目,力爭當年竣工項目69個。
3、廣泛參與
2022年“3個100”市重點工程中,以民間投資為主的社會投資項目占比超50% ,投資額占比逾7成。值得一提的是,一批城市更新、國際學校等領域項目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社會投資活力進一步迸發。
100個科技創新及高精尖產業項目
加快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兩區”、數字經濟、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以“科學+城”理念高標準打造“三城一區”,構建集設計、制造、設備和材料于一體的集成電路創新高地,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汽車科技創新策源地和產業孵化基地,建設一批產業應用場景和國際合作產業園。當年計劃完成投資505億元。
一是全力推進懷柔科學城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安排重大科技設施平臺集群項目7個。
二是著力擴大智能制造投資,推動集成電路、汽車、生物醫藥等制造業投資項目集中落地,安排先進制造業項目33個。
三是加快提升金融業、現代服務業發展質量和水平,安排金融業、服務業擴大開放項目14個。
四是加快布局工業互聯網,實施區塊鏈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建設,安排數字經濟項目14個。
五是加力發展創新型總部經濟,推進科技創新資源在空間上的合理高效配置,安排科技創新空間資源項目21個。
六是加快文化旅游項目建設,推動產業蓬勃發展,安排文化旅游項目11個。
100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新增一批服務重點功能區、重點產業園區的配套項目,以四網融合、站城一體、區域聯通的交通基礎設施支撐京津冀現代都市圈建設,帶動城市發展框架和功能布局調整。當年計劃投資630億元。
一是扎實推進京津冀協同交通一體化,搭建市郊鐵路“一干多支、對角交叉”主骨架,安排鐵路、高速公路項目16個。
二是加快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干的一體化交通體系,安排軌道交通項目11個。
三是推動站城一體化發展,優化樞紐周邊地區功能布局,安排站城一體化交通樞紐項目11個。
四是織密城市道路網絡,暢通各重點功能區間交通聯接,完善軌道交通和地面交通接駁換乘,安排城市道路及交通基礎設施配套項目28個。
五是不斷提升能源、供水等城市運行保障能力,促進源頭減量和垃圾分類,安排能源、水務、固液態廢物處理等市政設施項目34個。
100個重大民生改善項目
聚焦“七有”“五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補齊公共服務短板,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時,圍繞韌性安全城市建設,新增一批能源安全保障、水毀修復、應急物流保障項目;圍繞激發社會投資活力,新增一批國際醫院、國際學校和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的城市更新項目。當年計劃投資1667億元,占比近六成。
一是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建設力度,安排政策性住房項目8個。
二是全面推進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安排教育項目22個。
三是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建設,推進一批優質醫院新院區建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著力補齊養老服務設施缺口,安排醫療養老項目23個。
四是打造供給豐富、便捷高效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一批貼近社區、方便可達的健身設施,安排文化體育項目17個。
五是推進林業碳匯發展,完成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統籌推進連續開放、全齡友好、近民親民的綠色空間建設,安排綠化項目11個。
六是持續強化能源安全保障,加快推進水毀修復,加強應急物流設施建設,安排城市應急保障設施項目11個。
七是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推動傳統商圈提升改造,不斷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安排老舊小區改造及街區更新項目8個。
今年,北京市把預計于2023年及以后年度開工的200個重大項目列入今年前期推進項目,并力爭推動一批項目提前至年內開工。
下一步,北京市將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以市重點工程為抓手,以更大的擔當作為,推動投資平穩增長,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項目建設成效,在冬奧之年向全世界展現北京“雙奧之城”的底蘊和魅力。
編輯:余丹丹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